蹲着上课
今天迎来了龙通完小学生期末考试的日子,早上下着淅沥的小雨,龙通小学简陋的厨房里飘出缕缕青烟,孩子们蹲在一个火灶前,锅里是一层薄的像纸的稀饭,每个孩子手里捧着一个残破的碗,蹲在昏暗的墙角下,埋着头快速地扒拉着碗里的饭。吃完早饭,同学们飞奔着去教室,赶着参加考试,老师手捧着一个装着试卷的牛皮纸袋,郑重其事地向孩子们宣读着考试规则,在山里老师和孩子们的心中,考试,试卷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圣,那么的正式。孩子们认真的答着题,他们沾满泥巴的小手紧紧地握着一支半截长短的铅笔,尽管眼前的一切看上去与外面现代化的大千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这里的老师们通过各种途径向这里的孩子灌输着与外面世界接轨的知识文化。
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从教室里一下子涌了出来,奔向了操场,他们玩抛石子,跳皮筋,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虽然贫困的阴影时刻缠绕着这个半山腰里的小村落,但是大人们对于孩子的梦想,孩子的未来依然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塑造着。
下午,学校安排我们志愿者分别给四五年级的孩子们上堂课,当我走进教室,我看到一个班十几个同学集体蹲成一排,我愣住了,这时班长起立喊上课,我这才意识到这个教室的课桌椅被搬去其他教室用于期末考试,所以孩子们只好蹲着上课。亲爱的孩子们啊,当我看到你们蹲在地上,手里捧着课本,一双双纯真的大眼睛闪烁着对于知识的渴望,我的心揪到了一起,我想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但是时间不够,我想用最精炼的词句来表述我的想法,但是怕我表达不好。此刻,我的心在多种矛盾中挣扎。是什么让我的心那么纠结?是你们的美丽,你们的质朴,和心中对你们隐藏着的痛······
孩子们很聪明,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但是面对一道数学题,他们总会咬着笔头,去思索最后的答案。傈僳族的孩子们,山里的一草一木养育着你们,山里的一甘一露滋润着你们,山里的一神一明保佑着你们。(记录 费妍)
背着锅子去上学
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1MDY5MzA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1MDc1MTQ4.html
朋友,你见过没有厨师、没有任何桌椅、没有窗户、没有柴火、没有锅灶的食堂么?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请来云南省龙通完小。
天色蒙蒙亮,还冒着小雨。我和同伴来到一排泥瓦房前,这就是孩子们的食堂,食堂没有烟囱,远远就看到一缕缕青烟从没有门板的“门”中飘出,我刚走进屋子,就被屋子里大蒜汁般辣眼的浓烟刺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我连忙低下身子,过了好一会,眼睛才适应这屋子里黑暗的景象。虽然事先知道这里的孩子都是自己带着锅子去来学校,自己做饭,甚至连柴火都是自带的。但是当几个孩子围坐在一团篝火边,上面架着几个被烟熏得乌黑的锅子的画面慢慢浮现在眼前的瞬间,我的四肢还是僵硬了。
血红的火苗上下翻舞着,跳动着,像绝色的舞女,只是舞女的舞台是那一个个漆黑的锅子。台下坐着的也不是穿着考究、举止优雅的“上流人”,却是一群睁着大眼睛,穿着灰蒙蒙衣服的饥饿的孩子。
所谓的灶台只是几块石头垒成的篝火,孩子时不时拨弄着火苗,娴熟地把木柴送进火中,娴熟到令人不忍将目光在这画面上多停留一秒,娴熟到令人心痛,娴熟到令人窒息。
饭好了。孩子们打开黑漆漆的锅子,露出里面黄澄澄白生生的早饭。就是这样的饭,孩子们吃得干干净净,因为这里的孩子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如果早饭不吃饱,会饿坏的。而在这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上白生生的米饭的。社会和政府捐助了当地的小学一些大米,可是这个大米不能够直接给孩子,否则孩子会把粮食带回家给全家吃。这样粮食吃完了,孩子也不来上学了。所以每天,学校就把正好够一天吃的大米分给孩子。而这分米的工作就是由龙通完小的杨老师做的,这一分,就分了整整十八个年。
分米,不仅仅是为了这些孩子能吃饱饭,更是为了让这里的孩子能来上学,有机会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当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许有一天就能改变这里的面貌。(记录
郑雷)
欢迎光临 和山论坛 (http://www.hs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