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标题:
三大件是否必需 四成男大学生月消费不足500元
[打印本页]
作者:
mifer
时间:
2011-6-26 20:11
标题:
三大件是否必需 四成男大学生月消费不足500元
本帖最后由 mifer 于 2011-6-26 20:57 编辑
一项调查显示,月消费800元以上的绝大部分是大一新生,该群体理财能力需加
半岛晨报消息 2007级新生即将开学,对于家长来说,学费和住宿费是“死数”,多已备好。但孩子的生活费该给多少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得与失或许可以告诉家长和新生们,初入大学,养成科学的消费观很重要。
[大学生消费现状]
有人用MP3 有人“啃馒头”
2006年辽宁师范大学的几名学生对本校学生消费状况做了一次调查,这份调查可以给家长们一个提示。
该调查小组通过发放200份问卷和电话采访150人,发现80%的学生月消费总额在800元以下,其中女生月消费500元以下的占45.85%,500~800元之间的占41.25%;男生月消费500元以下的占40%,500~800元之间的占45.5%,调查者的结论是女生比男生节俭。
月消费在800元以上的绝大部分是大一学生,花费超出预支情况多数出现在大一、大二学生身上,调查者认为低年级学生的理财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贫困生在经济方面存在压力,具有代表性的回答是“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每天消费3元左右,平时主要开销是生活用品和学习工具,每月消费200元以内,吃饭常常啃‘馒头’。” 与此相反的是,有少数高消费学生消费观念非常前卫,尤其表现在数码产品上,手机、笔记本电脑、MP3“屡见不鲜”。换过2部以上手机的学生不在少数,调查报告中称“MP3逐渐被MP4取代,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也活跃在他们的购物清单上。” 调查结果显示,约43%的学生把钱花在上网、手机充值、看电影等方面,交友、恋爱的开销上涨势头较猛,包括送较贵重礼物、追求浪漫的高档消费等,14.7%的学生在此方面消费达到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调查引用一位大二男生的话说:“经常出现透支的现象,每月手机费都在150元左右,请朋友吃饭基本上到市中心。” 作为经济独立性差的一个群体,84.5%的学生靠家里。靠做兼职等方式赚钱者虽然所占比例小,但已经开始引起重视,一位大四的学生说,现在已经不向家里要钱了,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通过打工做兼职挣来的。 调查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本校学生的消费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自主消费经验少,有时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价值与成本衡量,没有形成完整、稳定地消费观念,自控力不强,有盲从心态。80%以上的学生想减少花销,但不知道如何入手。 调查小组请老师给这些同学建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从、不冲动;提高理财能力,支出应有计划;养成个人储蓄习惯;控制人际交往中的花费;不能攀比。
[记者调查]
部分大一新生为何钱总不够花?
记者调查发现,在刚入学时,作为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钱不够花”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几乎全部出现在普通以上消费水平家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学生一个月能花掉2000元,而有些学生一个月400元也一样吃穿不愁。 而一般家庭给新生定的生活费标准平均为600元,如果合理安排,这600元足够担负日常生活开支。新生之所以“钱不够花”主要是由于消费观不正确造成的,今天花5元买零食、明天花3元买饮料;或者动辄大吃大喝摆阔气;更有甚者整天沉迷于网吧,买“点卡”玩游戏……这些无计划的花费不仅造成了家庭负担,更使新生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百害而无一利。 为此,调查者建议,家长不要纵容新生,而是要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消费观,让他们懂得挣钱的不易。如果无从下手,可以先从给生活费“化整为零”开始,慢慢让他们学习如何合理消费。
[省钱宝典]
减少不必要消费
以下提供几种减少不必要消费的方法:
在食堂吃饭。在食堂吃饭首先比外边的小饭店干净、营养;其次比外边稍大些的饭店便宜;而且养成在食堂吃饭的习惯可以保证吃饭的时间。
买打折书。现在的学习资料五花八门而且价格不低,如果你怕买得不合适或者根本就是觉得学习材料只要能用没必要买新的,那你可以去学校附近的打折店买书,那里多是从学校往届学生手里收集来的旧书,比较实惠。
拿奖学金。各高校奖学金数额不一样,但对于学习成绩优秀者才能够得到的钱,不仅是精神鼓励,物质上也得到满足了。
勤工俭学。说到勤工俭学,这可不是贫困家庭学子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做家教或是力所能及的工作,不仅可以为父母减轻负担,更能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不攀比。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不必要的消费主要是新生攀比造成的。比穿名牌衣服、比用名牌化妆品、比用高档手机……这种不健康的比较使得新生不顾家庭条件是否允许,而只顾自己是否有“面子”。
制定理财计划。新生如果不能合理地开支,可以事先听从父母的意见制定一个理财计划,将每日的花销安排好,并按照计划开支,最好每天“记账”,做到每笔花销都有数。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的调整,做到合理、科学。
[记者发问]
“三大件”是否必需
大一新生“三大件”即电脑、手机、MP3(目前已升级为MP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新生的“装备”也日趋先进,有些学生在开学前就准备好了:笔记本电脑 (6000多元)、手机(2000多元)、MP3(800多元)。
但是不是念大学没这几样就真的不方便呢?记者就此问题采访的在校大学生这样说:“也不会不方便。因为学校设有微机室,可供学生查阅和下载资料;校园内设有多处插卡电话,寝室里也有磁卡电话,打电话很方便;至于MP3,也是可有可无,某些学生用它作为移动U盘,但其实资料可以存在电子邮箱里,保管起来也很方便。
所以说,“三大件”并非大一新生必备品,如果说配手机是为了方便和家人随时联系,那电脑和MP3可真是新生奢侈品了,而且有的学生还会因为它们而影响学习。所以在购买时家长应慎重考虑。
作者:
浪潮天梭
时间:
2011-6-26 20:22
我浪费……
作者:
mifer
时间:
2011-6-26 20:27
你可耻......
作者:
こ水♂水
时间:
2011-6-26 20:34
我也浪费。。。
作者:
mifer
时间:
2011-6-26 20:45
你也可耻...
作者:
浪潮天梭
时间:
2011-6-26 20:59
这个……杭州真吃不消
作者:
mifer
时间:
2011-6-26 21:05
是的。。。
作者:
浪潮天梭
时间:
2011-6-26 21:06
你…坑爹!…
欢迎光临 和山论坛 (http://www.hs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