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标题: 承报 第14期新闻板块(1) [打印本页]

作者: 抑轻尘    时间: 2009-11-15 15:30
标题: 承报 第14期新闻板块(1)




品《论语》 扬国粹

      10月19日晚,由语言文学学院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的“社会科学普及周”科普系列的讲座在图书馆东楼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论语》的核心思想和现代意义”。主讲人为来自浙江海洋学院的张嵎教授。张教授曾出版过《庄子解读》等多本著作,发表过《中国哲学史》等30多篇论文,并荣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在研究国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陈兴伟、党委副书记叶晗老师作为嘉宾出席该讲座。

      此次讲座,在陈兴伟院长的致辞中拉开序幕。陈院长指出,一个学校的成功关键在于人才,即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学生。同时陈院长高度强调了大学学术讲座的重要性:讲座不仅可以开拓眼界,还可以培养大学优秀人才。随后,张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上台开讲。张教授首先大体介绍了此次讲座的主旨——领会孔子的基本思想:“礼、仁、敬、和”,并且体会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随后,张教授分别介绍了这四种思想的发展变化及现实借鉴意义,强调要体会等差和谐的“礼”的精神和血缘亲爱的“仁”的特质,深刻理解“礼”和“仁”的内核——“敬”,更要在此基础上用取中、用中的方法,实现“和”这一价值追求,发扬“和而不同”的精神。张教授把自己的理论总结为:“礼”是为人为政的规范要求;“仁”是规范之中的亲爱原则;“敬”是实践“礼”和“仁”的基本态度;“和”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组织的目标。张教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程树德的《论语集释》等多部著作,希望同学们在更高程度上了解《论语》,解读其内核思想及发展现实意义。讲座最后是现场提问环节,台下同学发言踊跃,张教授耐心地一一详细解答。提问环节之后,陈兴伟院长重申了张教授所讲的“礼、仁、敬、和”,肯定了积极的提问气氛,鼓励学生求真,追求人文情怀,提升美的意识。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获益匪浅,不仅增加了对国学的了解,也开拓了视野。相信同学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成长。

                                                                                                                                                                                            本报记者  曹美艳
作者: 抑轻尘    时间: 2009-11-15 15:31
颂祖国  表深情
——记“祖国颂”精英杯演讲赛暨电视演讲大赛校内选拔复赛

     10月22日晚,浙江科技学院第六届“祖国颂”精英杯演讲赛在闻理园A3-121举行。理学院学习部部长陈中师、语言文学学院学习部部长田莉、中德学院学习部部长王晨、艺术学院学习部部长韩磊出席了本次比赛并担任了评委。现场座无虚席,有些观众还手举小红旗,这不仅是对参赛者的支持,更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
本次比赛汇聚了各个学院的“高手”,现场气氛热烈。比赛由30秒的自我介绍和6分钟的演讲两部分组成,将在17名参赛选手中选出10名,再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从中选拔出4名。当最后一位选手完成激情的演讲后,爱国情怀振奋着全场观众,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大声齐唱起国歌,雄壮的歌声中涌荡着的是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第一环节结束之后,评委作了简短的点评,进入第二轮比赛:两分钟即兴演讲。在这一环节,参赛者靠着自己随机应变以及良好的心态,将自己的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来自电气学院的吴王东,建工学院的任晓辉,信息学院的潘艳艳、於沁颖、姜丛丛,机械学院的周文济,艺术学院的郭琳、高峻颖,语言文学学院的包丽卿、鲁程程、董宁,经管学院的夏沪玥、朱丽等14名选手晋级决赛。
精英杯演讲赛使大家抒发了爱国热情,不仅庆祝了祖国母亲60华诞,还展示了浙科院学子的口才风采,对同学们增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决赛中各位选手更加精彩的表现。
                                                     本报记者 高梦飞
作者: 抑轻尘    时间: 2009-11-15 15:33
秀出青春激情 尽展班级风采
——记语言文学学院迎新晚会

      10月31日晚,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精心筹备,语言文学学院迎新晚会在闻理园A4-122揭开神秘面纱。由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陈兴伟领导的教师队伍悉数盛装出席。晚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火爆。

     在REMIND乐队的一曲《飞翔》中晚会拉开帷幕。陈兴伟院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之后,各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把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师生小合唱《金梭银梭》催人奋进;女生双语诗朗诵《再别康桥》深清款款;外教夫妇的吉他弹唱尽显温情与浪漫;紧张刺激的魔术表演则调足了观众们的胃口……掌声的热烈足以证明节目的完美程度。
当晚的重头戏之一当属“班级风采展示”。有的班级活力四射,劲歌热舞,台上台下撞出青春的绚目火花;有的班级匠心独具地展现了古色古香的歌舞表演,把语言文学学院的特色一展无遗。每个班都秀出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每个新生都秀出了青春与激情。整台晚会最出彩的节目非小品《不差情》莫属。演员们精心的打扮,搞笑的台词,到位的表演堪称专业水准,“笑果”非凡。

     最后,这场精彩的晚会在甜蜜的情歌对唱中落下帷幕。师生们意犹未尽之余,纷纷赞叹此次晚会是视听的双重盛宴,同学老师的表演很有“范儿”。语言学院的新生都为这台属于自己的晚会圆满落幕而高兴,尽情享受了这一台晚会后,他们对下一阶段的大学生活拥有了更多的向往与憧憬。
                                                      本报记者 张艳圆


智慧与才思的交锋 激情与勇气的碰撞

     10月28日晚,语言文学学院第二届“争鸣杯”辩论赛在闻理园A3-121隆重举行。语言文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晗老师以及程永艳、金素芳老师出席了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语言文学学院学生会主席王张杰、分团委副书记吴祁欢、孔子学堂执行校长董菁菁、资深辩手任懿、朱安儿、胡佳静也受邀前来与同学们一起感受这场智慧的交锋。
第一场比赛是季军争夺赛。正方以“大学生教育提倡参差不齐”、反方以“大学生教育追求规范整齐”的观点展开辩论。比赛过程中,正方二辩叶桑桑表现尤为出色,辩论时观点明确、直切辩点、反驳有力,给现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一场比赛结束后,“称赞对方辩友”这个游戏的进行给现场增添了不少乐趣,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参赛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随后,叶晗老师宣布反方为第一场辩论的获胜方。

     随着冠亚军争夺赛的开始,现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这场比赛正、反方分别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则安之”为观点展开辩论。两方辩手团队合作十分默契:一辩充满力量,二三辩反应灵敏、应答自如,四辩沉着冷静、善于抓漏。比赛结束后,王张杰主席宣布了本次比赛的结果:叶桑桑荣获“最佳辩手”,第二场比赛的反方夺得冠军,第二场比赛的正方获得亚军,第一场比赛的反方为季军。最后评委老师上台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辩论赛不仅仅是一项锻炼口才的活动,它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操控能力。本次辩论赛取得的成功,充分展现了语言文学学院大一新生的辩论风采。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智慧交锋会更加精彩。
                                           本报记者  高梦飞




欢迎光临 和山论坛 (http://www.hs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