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9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伙伴一起参加考教育学、心理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3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寻找伙伴一起参加考教育学、心理学



       由于考试的地点在杭州市内不在本校区,本人想和同一个考场的同学一起去参加考试

       我考试内容是这样的:
            时间:2006年10月29日
            早上:08:30~10.30      教育学               工商大学东院
            下午:14:00~16:00    心理学               杭十三中(教工 路155号)



                                                   我寻找伙伴一起参加考教育学、心理学
                                                           如果那位同学地点也一致的话
                                                                       可以和我联系哦
                                                                                       
           联系人:陆同学
           TEL:(600)13989466682
           QQ:362112781
           Email:langmannianhua@yahoo.com.cn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3 11:19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表示感谢发一套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指个人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 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流体智力::指一般学习和行为的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简述: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        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格结构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he xie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        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论述要点: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烙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消失。而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的成就的动机。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遗忘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1.消退理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理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a.前摄干扰:以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b.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        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        情绪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8-20 14:48 , Processed in 0.09240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