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悲哀....人类的悲哀... |
一切都是炒作 |
同意楼上观点 |
楼主辛苦了,原来万峰老师长这么帅的,我还以为是个胖胖的发福中年大叔呢。 |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最近很火,虽然是一档征婚节目,但因有大量对话环节,可说是对当代女性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我不能不说,我常有恍如隔世之感。很多女性在镜头前的说话和做派,包括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价值观,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看起来这个时代的女性,得到了空前解放,其实被解放的不过是她们的身体,几乎和心灵无关。 这和女性在成长期,大众文化对她们的塑造有关。各种流行时尚、女性情感读物和情感剧、流行音乐、女性杂志、美容、烹饪、健身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女性。这些与女性有关的消费品,都隐含一个主题:就是发现自己的身体,要把呈现自己身体的美丽,当作一种生命和社会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身体在女性意识中成了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疏于护理,你或许就会受到惩罚。对身体的这种自恋和拜物式的崇拜,弥漫着当下所有与女性有关的文化样式中。 这些观念不断被重复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引发女性的消费冲动。因为所有对身体的养护,都牵涉到对商品的消费。于是,无数女性迫不及待地冲进相关的消费场所,将自己献给美容、香水、瑜伽、按摩、疗养等,并把它们当作对自己的解放。 当女性身体被等同于女性时,这种意识与历史上通过性来奴役女性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那时女性的身体是被压抑的,如今这种导致自恋形态的解放,依旧成了另一种方式的奴役。只不过这次奴役女性的是一个商品世界和男性的目光。我们的广告和各种时尚理念,对女性身体的苗条和美丽的强调,仍然是把女性放在玩偶的位置上。它灌输的是容貌和身材,与财富和地位的交换功能。即使把女性的美丽,说成是女性自身快乐的源泉,这种貌似独立的观点,却仍在男性价值的监护之下的,强调的是女性身体对女性生活的主宰。其实,越是强化外表对于女性气质的重要,越表明了女性意识的附属地位。 此外,不能忽略大量浪漫小说或偶像剧对女性的影响。这些浪漫故事中对生活的理解,大多有着青春期的梦幻色彩。它有一个潜在目的,就是让女性永远停留在青春期的意识状态。这些故事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男性仍是这些故事的中心,这些故事从不会对男性权力提出任何怀疑。即使再冷漠的男性,也总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女性能够破译。此外,女性对于爱情或性欲的感受,在故事中也多是被动的,有着儿童的单纯和羞涩。它们很少真正面对那些女性生活中真正会遇到问题或紧张状态,更少有抗议色彩。这些故事的动机,还是在维护男性的特权话语,它为那些服从男性权力的女性,承诺提供一个安全的世界。在这里,只要你按照男性对女性的想象来生活,只要你自觉遵从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就会得到充满爱情的浪漫生活。 这些故事,永远不会涉及到家务劳动的单调乏味,不会论及生儿育女的负担,它对此选择的是逃避。理想的浪漫故事,讲的多是一个聪明温柔的女性,如何在经历了种种猜疑和不信任后,最终被一个强大的男性用爱征服。这种对于浪漫的想象,总是建立在被人呵护、被人关心和爱的愿望之上的,它强调的是回报,是女人用容貌、爱和牺牲所获得的回报。表面上,浪漫故事使女性得到了某种虚拟的情感满足,但实质上也塑造了一种相对稚嫩的女性意识。它需要父亲般有力的保护、需要母亲般细腻的关爱、以及始终充满激情的爱,这无疑简化了女性所要面对的真实生活。对于女性所要面对的爱人和朋友、工作和家庭、社会实践和女性意识间的种种矛盾,根本不会触及。 可以说,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充满了危机。女性与男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个人生活中,像怀孕、性、抚育孩子、家务劳动等这样的实际事务上。如何认知这些行为与女性角色的关系,并达成一个相对主流的社会观,对于女性意识来说是更重要的议题。我们多把女性解放看作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摆脱,其实更有对女性责任的承担。如果全社会没有一种对女性意识和身份相对主流的认知,所谓的女性解放只会成为家庭生活的离心力。很希望能诞生一门女性学,对女性特质及社会性别有一个相对主流的说法,这门课最好能进入学校教育,这样能更大程度上解决很多女性对女性解放的误解。 女性意识值得这个时代来重新认知。如何建立一种尊重性别差别的男女平等,如何张扬感性、仁慈、包容的女性特征,才是这个时代重塑女意识的关键。对社会来说,女性的素质比男性重要,因为她们大多会成长为母亲,母亲的素质也就代表了未来的素质。如果她们所有的教育都与男性一样,我对我们的未来是充满担忧的。 |
昨晚完整的看完了一期浙江卫视全新改版的相亲节目《为爱向前冲》,我总的感觉就是江苏《非诚勿扰二》,甚至比《非诚勿扰》更大胆、更犀利。浙江卫视瞄准当下火爆的相亲节目市场,在《非诚勿扰》连续玩火走偏以及船大很难掉头后,抓住这个机会,连续13场在黄金时段播出改版后的《为爱向前冲》,其目的就是要撼动甚至取代相亲节目老大的位置,想做一档有自己特色不一样的相亲节目,但令我很失望的是还是没有自己原创、创新的东西出来,一味的山寨江苏,这对节目后续的品牌建设是不利的,所以现在单评论这个节目意义不大。 收视率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我曾经跟某编导说过,以前很多节目类型的市场可能只算是一个小煤矿,很少获得全国观众的关注,但现在的相亲节目就象大家突然发现了一个大金矿,江苏是用卡车在运,湖南是用麻布袋在装,浙江顶多是用手在抓,所以《我们约会吧》和《为爱向前冲》不能躺在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收视率和排名上睡觉,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做的更好,问题都非常的多。我觉得今年是江苏最先把相亲这个市场做大了,湖南和浙江只不过是分了一杯羹,被动的获得了一些关注。既然相亲节目是一座金山,就要有把整座金山都搬走的决心、勇气和实力。 下面我针对江苏台《非诚勿扰》、湖南台《我们约会吧》、浙江台《为爱向前冲》三档最具代表性、三种不同类型的省级卫视相亲节目,为大家分析,说说个人的意见。此篇文章,我的目的是告诉大家要做什么,至于怎么做,相信每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做法,中国电视节目永远不缺好的执行团队,缺的是节目创意和规划。 1.关于节目定位 《非诚勿扰》的定位和侧重点在话题性,是打着相亲的幌子,做了一场适龄青年的电视婚恋观、价值观、生活观的辩论节目,严格的说其实就是一档辩论赛,这与《非诚勿扰》的“没有诚意就不要来相亲”的主题十分的矛盾不符,所以《非诚勿扰》的超高收视其本质上与相亲无关,但他一次次的标榜嘉宾都是为相亲而来,只提供邂逅、不包办婚姻,我觉得这是误导观众。电视传媒是稀缺资源,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他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相亲节目如果只是提供邂逅,那又和生活中很普通的一场十几人不大相似的青年男女聚会邂逅缘分又有什么区别?大家有何必上电视邂逅男女朋友呢? 好,但是,如果你不说大家是来相亲邂逅缘分的,那你仅仅只是搞一场婚恋观的辩论赛又有什么意义呢?芒果的《8090》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辩论婚恋观,为什么大众就很少提起兴趣和关注。所以节目组很清楚,如果不以相亲为归属为目的来带动、激发大众情感的辩论赛,传播价值是不大的,传播范围也不会如此深远,相亲、邂逅也就成了节目的遮羞布。 《我们约会吧》的定位为真实的相亲节目,主持人何炅就好像是一个电视红娘,每时每刻都是为了凑成嘉宾配对而引导,这样会很平淡。电视传播一定要有代表性,如果电视节目仅仅只是提供一个相亲的平台,只是为台上有限的嘉宾相亲而设计,我觉得价值和意义都不大,如果这样你搞得过网络吗?相亲网站的优势在资源的海量、超强的单向互动性。而电视的相亲是要让我们透过电视,看到身边某一种热点社会现象的代表、某一个群体的婚恋观、价值观,他们代表的是各种不同的声音,通过他们让观众找到认同感或争议探讨点,最后达到向主流靠拢的传播价值,同时让整个社会更包容、更有人情味,激发更多的人性关怀,这是主流电视传媒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也是电视节目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这个问题,电视人值得思考。 严格来讲,当下很热的相亲节目,十分钟的电视呈现,没可能做到真正的相亲,但你不标榜自己是在相亲(江苏说是邂逅、湖南说是约会、浙江说是交友),犹如无本之木,其内容会显得很苍白、没有说服力,不找老婆老公你说的话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只是热闹一下就过了,谁都可以瞎扯,所以这就是矛盾。另外,嘉宾都来自不同的城市,在各自的城市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圈子和工作环境,这样异地的相亲本来就不是很现实,如果做成同城相亲,地域性又太强,收视率和关注度又如何来保证?这也是矛盾。 所以,我一直认为相亲节目的定位应该是一见钟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电视提供这么一次邂逅的机会,嘉宾就可以凭感觉大致判断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人都是会伪装自己的,掩饰自己的弱点,何况是上电视,何况是找对象,所以我们凭几句简单的对话无法了解到双方各自真实的内心以及性格是否合拍,这些是要在生活交往相处的过程中去体会去判断。一见钟情不拘泥于相貌身材气质声音,还包括言谈的深度、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至于一见钟情产生配对对象后,今后是否发展成恋人或结婚的对象,这是电视平台不能做到不可能承担的,就交给生活吧。因此,电视主要重点呈现大家喜欢的类型及双方一见钟情的配对,而不应该是在相亲本身上,别忘了,电视机前还有更多观众关注这些嘉宾呢,在台下找到另一半是最有可能的。你这样给了大家一个站的住脚、符合逻辑、符合真实的说法,告诉了大众我们是在做什么,那么话题性、戏剧性、互动性等其他的表现形式就可以理解和接受。 《为爱向前冲》我的感觉和《非诚勿扰》是雷同的,他们还在摸索阶段,一直都在乱出拳,定位也很模糊,没形成自己的体系,还是处女身,找准了经脉,吸收《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的优势,加上自己的创新,只要不走他们的极端,既不要放的太开,也不要收的太紧,尽快形成一套自己的节目主张,要超过他们其实并不难。 2.关于嘉宾的选择 三个节目在嘉宾的选择类型上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基本都局限在影视演员、歌手、模特、文化、传媒等领域,她们本身在舞台上就有表演的欲望,这让节目的真实感、真人秀大打折扣。也许你会说她们只要单身,就有上节目相亲的权利,但是这些人在大众潜意识里就会感觉是在演戏,难免被人误解为是作秀、是托。你要知道,电视上呈现的任何内容和画面,看起来真实比本质上真实更重要。但相亲节目一定又要有话题性,嘉宾观点交锋上要有一定的戏剧性、娱乐性,这也是为了传播的需要,任何节目的设计与策划不考虑传播,就不可能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在这点上我非常理解《非诚勿扰》的策划者。 我曾经说过,《非诚勿扰》至少三分之一的女嘉宾因夸张的表演、疯狂的作秀、不合逻辑和道德的言语成了台上的定时炸弹,她们为了出名拼命的搏出位,这其实不是她们的错,是节目组在嘉宾甄选及现场言论的监督把控上出现了问题,也许他们要的就是大众争议质疑的效果,但这让整个节目很假相亲不真实,为了短期收视和利益伤害了节目品牌。所以《非诚勿扰》放的太开了,甚至越过了底线,继续下去负面会更大,大众也就疲劳了,对这些也就见怪不怪不再关注了。 我觉得在嘉宾职业的选择上应该更广泛,比如建筑业、餐营业、汽车业、农民、普通工人、服务业人员甚至更基层、底层的人士都可以,因为在他们的社会层次、环境和角度,都有各自不同的婚恋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话题讨论会更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上周五晚《为爱向前冲》里的厨师相亲,想做上门女婿要入赘,我印象非常深刻,觉得效果非常好,这其实代表了很多农村大龄青年或底层青年最真实的想法,你要知道,婚姻不仅仅是爱情和责任,还有生存问题、安全感等。 相亲节目在选择嘉宾上,应该选择本身生活中就是这样性格的人(做到生活中和舞台上一个样),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和口才,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价值观的嘉宾,这样才能解决一个内容真实性的问题。如果是找人来演,哪怕你演十场演的很真,但只要有一两场露馅了出问题了,你整个节目就会被质疑,就会被烙上虚假虚伪的标签,负面也就来了。真正的实力演员都不能保证每一场入戏,何况你是海选来的呢? 3.关于配对规则 我看了这么多期节目,感觉三档节目都不是很重视配对规则,我至今没搞清《为爱向前冲》设置绝缘体有什么意义。《非诚勿扰》虽然规则很好,但也没有把他发挥到极致。其实配对规则是解决一个观众互动的问题,我一直不认可大多数人编导理解的互动就是现场观众互动、网络上交流互动、台上游戏的互动以及场外短信的互动什么的。我认为深层次的节目互动应该是意识领域思维的互动,超女快男为什么这么火,其实与他每场制定的不同淘汰规则有很大的关系,直播前公布规则,然后让大众根据规则和自己的分析判断产生若干个可能淘汰的组合,再在节目中去验证,这是最具互动性的,不然观众不去动脑筋思考,节目的关注也就没了连续性、持续性,看完了也就看完了,不会留下任何东西。 我之前给《我们约会吧》设计过一个很好的观众互动、嘉宾配对的规则,它让台上的男女嘉宾最真实、最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配对规则完全真实很简单最直接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节目的内容呈现更清晰,每一个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跟着规则走,每时每刻都可以判断预测嘉宾的每一个环节的嘉宾选择,然后积极主动的找认同感或产生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从而可能产生更多的争议,这也是节目需要达到的效果。 所以,任何节目的表现形式很关键也是多样性的,我们既要站在电视节目传播及社会责任的高度和立场去审视节目,又要站在电视观众的角度去设计制作节目,而这缺一不可。相亲节目应该有一套契合热点、符合逻辑、有利传播以及运用电视传媒特征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同时还必须兼顾娱乐性、社会性,这样的相亲节目才可能成为业内标杆、成为电视事件,才可能影响到大众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 |
从5月28日开始,浙江卫视相亲节目《为爱向前冲》正式向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发起了进攻:宣布从当天起将连播13天,而且是从晚间的21:21首播后,23点后持续重播。 浙江卫视这种狂轰滥炸式的播放方式,不仅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连播的先河,也显示出《为爱向前冲》果然来势凶猛。据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仅仅经过一天,它即冲上了同时段的收视第一名,与此同时,其收视份额也在狂涨,击败所有同时段电视剧。 尽管《为爱向前冲》的收视离《非诚勿扰》仍有不小的距离,但从浙江卫视的勃勃野心和咄咄锐气,不战胜《非诚勿扰》是绝不会停止“向前冲”的!接下来,有人们好看的! 崔永元曾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可以说是一句真知灼见,也已成为至理名言!但是,灼见改变不了现状,名言左右不游戏规则。电视节目一旦玩疯了,就会走火入魔,为了收视率,再万恶也会顾不了了。一档节目收视率高就“万岁”,收视率低就“短命”。《实话实说》的下课,崔永元的抑郁,就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也正是为了争夺收视率,浙江卫视才“舍得一身剐”,势把《非诚勿扰》拉下马!虽然浙江卫视精神可嘉,但我真担心它会“为爱”冲出底线! 一、把抄袭复制推向极至。今年以来江苏卫视“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争收视率宁背“侵权”罪名而不顾,克隆复制了湖南卫视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并使出浑身解数,很快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坐上全国收视第一的宝座,成了全国同类节目的龙头老大。但也因屡屡冲破底线而遭到抨击和质疑。这次浙江卫视仍然走江苏卫视的老路,步江苏卫视的后尘,节目名称虽不同,但其样式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如出一辙,可以说把电视节目抄袭之风推向了高潮。浙江卫视如此不顾节目制作底线,不讲节目制作道德,将会使全国各卫视综节目更加同质化,更加肤浅浮躁,完全丧失创造性。也会为刚刚兴起的、有中国特色的良好真人秀节目样式带来致命的后果,其寿命将会迅速缩短。。 二、相亲节目更加愚乐化。本来今年春节过后,各大电视台争先恐后地推出相亲类节目,作秀、“托儿”……质疑接踵而至;“拜金”、虚假……观众及网民对部分参加节目的嘉宾义愤填膺。环球网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网友认为这类节目误导婚恋观。有人真心想找对象,有人借机推销产品,有人打着借此出名的算盘……相亲节目的屏幕前后,耐人寻味;各类“奇人异士”均登台“献眼”,把相亲会搞成了“秀场”。而《为爱向前冲》更甚。第一集里就有号称家里有两辆法拉利,外加一套别墅,声称要“娶”男人的富家女盛凌云;有一心想当全职太太的90后小妹亦薇;还有喜欢大块胸肌男的“中性女”NANA、还有自诩“文采超过张爱玲,美貌赛过范冰冰”的祖德妹贺应明等等,一个比一个“凶猛”,一个比一个“犀利”!另外,该卫视还请来了讲话犀利到让人“叹为观止”的“电台怒汉”万峰当点评嘉宾。使得这相亲节目更加愚乐化,更加像是一场闹剧! 三、电视节目成了连续剧。如果说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还有一点“创意”的话,那就是不仅使相亲节目更加愚乐化,而且搞成了连续剧。一天播一集,首播后紧接着重播,狂轰滥炸打疲劳战,直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半夜不得入眠。再就是每天一集、连播十三天。这哪里还是综艺节目,整个就是相亲连续剧;这哪里还为大众服务,简直就是逼着你不看也得看,反正每晚一到九点半,就是“为爱向前冲”,一直冲到十二点,连冲十三天,看你看不看!浙江卫视的这点“创意”,不仅冲破了电视节目制作底线,而且开发一个恶例,这就是如果各大卫视群起仿效,一到晚上全国电视都是相亲了。这样的千篇一律、类同拷贝的节目,那受害的只能是“上帝”了! 相亲节目终归不是娱乐,办得再好看也要有底线。而从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节目看,是打着相亲的旗号,为了收视率目的,重复着“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我的手只给男朋友握,其他人握一次20万”的故事,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相亲的意思,是右分之百的“挂着羊头卖麋鹿肉”。这样的节目就是得了全国收视第一又有什么意义呢! 唉,不知道浙江卫视是怎么想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