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草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季广茂教授 PK 四川师大钟华教授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23:49 | 只看该作者

“屁眼教授”是一面镜子

“屁眼教授”是一面镜子

  四川师范大学的钟华教授因为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广茂所写的《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一书作了严厉批评,指出该书存在8个方面错误,此后不久,季广茂在博客上连续发表五篇文章,攻击钟华教授为“屁眼教授”,用词之肮脏无忌,不堪卒读。(2月24日中华读书报)

  据载,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故问佛印:“你看我打坐的样子像什么?”,佛印回之“像一尊佛”,而佛印接着问苏东坡道:“你看我坐姿呢?”,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禅家解释,看人像佛,由心中有佛,看人像牛粪,则心中有牛粪。

  从钟华与季广茂两位教授的“口水战”里,我们为一场正常的学术之争沦为泼妇式谩骂,上升为恶毒的人身攻击感到悲哀,但也从中看到了当事教授的人品和私德,看到了学术之争的病态与畸形。

  学术争论寻常事,由于不是政见不合,无须拔刀相见,更不必在争论中弄得硝烟弥漫。对一方提出的批评指责,另一方完全可以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则纳谏,异则阐明的态度来对待,而在国内的一些学术之争中,常演变成凭身份取胜,看谁的嘴大,大有“今儿我既开了口,谁个虫儿敢作声”的架式,以至一些争锋还没“开打”,另一方就自先败下阵来,因为自感与对手不属一个“重量级”,甚至在争论中一方竟要与对方以自 杀(自己沙发)方式来对决,学术争论中充斥着武力、暴力和权力,这类现象不仅是学术研究者的悲哀,也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

  “屁眼教授”是一面镜子。本来,教授是今日社会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有学者曾把知识分子定义为以下三个含义:“一、社会的良心;二、智慧的传播者;三、对真理与神圣的怀疑者。”但在这起充满谩骂的无聊丑陋的学术之争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精英”充斥着的阴暗心理,是在暴力泄愤后的自取其辱。试想,当学术之争失却了基本的科学的方法与宽容的气度,这样的争论,难道不是对学术的自毁?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批评,又怎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如何堪为师表?

  学术之争出现病态,根源在于文人相轻的传统陋习和学术界整体浮躁喧哗的大环境。让学术之争走出畸形,还原本色,事关一个国家未来的前景,事关国民精神的培育。净化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争论氛围,平等善待争论对手,以人为本,以理服人,是矫正学术之争畸形病态的良方。

  期望更多的“屁眼教授”以这面镜子常照自己。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23:49 | 只看该作者

教授骂人:不自信下的经济利益惶恐

教授骂人:不自信下的经济利益惶恐



去年11月,四川师大教授钟华写文章批评北师大教授季广茂《嬗变》一书文题不符、信口开河以及屡屡出现常识性错误等等。之后季广茂前后发表了8篇文章回击钟华,称其是屁眼教授,无耻下流。此事引发一场网上口水战。 (2月24日《中华读书报》)

这个北师大教授季广茂真的不寻常,骂人的话一箩筐,网友更是直接给其“叫兽”的“尊称”。放眼看去,尽是粗鄙之语,本是一个学术争论,却演变成了教授骂街,实在令人汗颜!

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作为学者,自当容得下一切针对你的批评和争论,也当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与建议,而非听人一批评就暴跳如雷。如此急噪而发飙的行为,不应该是一个所谓满腹经纶的教授加博士生导师者的修为。大可针对自己认为不妥当的批评,利用自己的知识逐条反驳或解释,正好比两位武林高手切磋武工,惺惺相惜之下也共同进步。

然而,季教授选择了另辟驳斥批评的蹊径——开口痛骂!而导致季教授急于表白的重要原因,是担心失去经济利益的惶恐。钟华教授在对季教授《嬗变》一书做出学术批评后的结论中指出,“该书的作者身为名校教授、博导,该著又是‘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其质量显然与其身份不太相称……”众所周知,当今学术界热衷于搞项目拉资金的“科研”之风愈演愈烈,而季教授此书正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钟华教授如此批评之下,季教授很可能就此失去了以后更多的“拉钱”或更多出版的机会,焉能坐得住?于是学术功利化的心态使然,情急之下破口大骂,正是为了掩盖内心的仓皇。

“屁眼教授”这类带有人身攻击色彩,看似痛快的语言喷薄而出的同时,也暴露了季教授内心对个人学术水平的极度不自信。萧伯纳曾说“信心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能征服的东西”,可惜季教授没有这种学术信心,如果他相信自己能利用学识与钟华的批评文章论战的话,他也不至于急赤白脸的张口骂出污秽之语。


作为传业授道解惑者,季教授发飙骂人更是有违为人师表的职业身份,失掉了师者应有的修养,他在连续发表《“痔疮教授”乎?“屁眼教授”乎》、《不折不扣的屁眼教授》和《如此循环运动,简直要人性命》等8篇博客文章后,非但没有占据上风,反而有的只是尽失身份之后那苍白的语言暴力和自我标榜,甚至是自我亵玩,让人很清晰透彻得窥探到其精神与学识的贫瘠。可悲!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23:50 | 只看该作者

为何教授自甘堕落为“畜生”?

  2007年第11期国家权威核心期刊《文艺研究》,刊登了钟华的长文《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迷失》,文章共从七个方面批评了北师大教授季广茂的学术专著《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这本是正常的学术探讨,然而在季广茂的眼里,就成了人家对他的恶意批评,于是宣称“要放下身段做畜生”,连续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近10篇文章予以攻击,大骂批评者为“屁眼教授”。污言秽语,不堪入目。(2月24日新京报)
  
  因为季教授对做畜生沾沾自喜,甘之如饴,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站在人类文明最前沿的教授的“畜生风采”。
  
  这叫人大跌眼镜。畜生也者,猪狗鸡鸭等全无人性的禽兽的代名词。一个教授,本当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如今居然自绝于人类,心甘情愿地做起畜生来,不能不让我们瞠目结舌。
  
  畜生因为没有人性,一向为我们人类所鄙夷,最能展示“国骂”文化精华的,莫过于骂人家畜生。季教授也知道做畜生可耻,“有损学者形象”,然而为什么对做畜生迄无悔意,就因为“一看到钟华的文章,感性的我立即占了上风。”
  
  这一切都缘于对批评者的疯狂仇恨,而且表现出极度的语言恋污癖,用他的污言秽语将其博客变成了一个没有清污功能的化粪池。
  
  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向是人类得以进化的强有力的助推器,倾听人家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一个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学者应有的处世态度。如果成了一只刺猬,对所有的外力一概拒绝,甚至竖起全身的棘刺,非把他人刺个鲜血淋漓不可,这样的东西,又怎么能进化为人类呢?
  
  时下的学术界,死气沉沉,只知道拾人牙慧,排斥一切创见,重要的原因,就是容不得批评,把砥砺切磋等促进学术进步的利器抛到了九霄云外,大家都沉浸在互相吹捧的洋洋颂声之中。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我们就只能从故纸堆里发掘了;大师级的学者的产生,也就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钟华教授可恶!你也是人类文明的倡导者,按理,也该极力地推动生物的进化,即使面对猴子,也要诱导它进化为人类,如今反而把季教授这么一个好端端的人,推到了畜生的境地,还心甘情愿,没丝毫悔意?
  
  仔细分析起来,钟华教授还没这么大能力,能让人类退化为畜生。如果一篇批评他人著作的文章,就可以把他人从人类轰到畜生的行列,那么,文字的功用也太大了罢,即使仓颉造字,也只能叫鬼夜哭。实在是因为上天只赋予了季教授人形,而没让他摆脱畜生的本性。
  
  季广茂这样的教授,是否真有资格站在人类文明顶前端,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很值得怀疑。
  
  如果有一天,季教授之流,能有了做人类的上进心,而不以做畜生沾沾自喜,至少,能对做畜生感到脸红,我们的文化建设,或许才能有一次跃进。
[稿源:红网]
[作者:谢浮名]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23:50 | 只看该作者

教授通过恶骂发泄愤怒是自己妖魔化了自己

  希望季教授供职的大学就此事件表明自己应有的立场,以正视听。更期待季教授为此向钟教授及全社会郑重道歉!

  自认遭到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的恶意批评,北师大教授季广茂在自己的博客上做出强烈反应,宣称要“做回畜生”,并称批评者为“屁眼教授”,连续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近10篇文章予以攻击。(《新京报》2月24日)

  当晚我又重看了季教授的博客,他的恶骂仍然留在他的博客上,显然这位气了两个多月的教授还在气头上,只想通过恶骂来发泄自己的愤怒,而不顾及自己的师道尊严与一位大学教授应有的道德自律。

  季教授宣称自己要“做回畜牲”,也就是不再顾及人类的礼义廉耻,但问题是,大学的门卫会不会让一位“畜牲”自由进入?他的学生是不是会觉得师从这样一位忽而为人忽而为畜的教授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四川的钟华教授无论论文观点如何偏颇,甚至严重到学术失范的地步,但那是学术范畴之内的事情,学术问题要用学术方式解决,就如同比剑的剑客要用剑来说话一样,你一怒之下向对方泼粪,似乎让对方污浊不堪,但结果却正好相反,自己道德门失守,“畜牲”占领了心灵空间,自己妖魔化了自己。

  季教授在自己的博客里对采访自己的记者说:“我把学术看成自己的生命。我从事这个专业21年了,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着它。如果学术生命被玷污,被伤害,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看起来季教授给自己的愤怒找到了合理的理由,一个人为了学术尊严,生命亦在所不惜,何况骂几句别人?或者说,你伤害了我生命中最核心的价值,我就会采用超越道德限制的方式,予以反击。但我们都对这样一句格言有着共识:先做人,后做学问。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怎么可能会做好学问。学问是以人为本,学术是因为了人类的认知与自由而获得价值与意义,季教授这种本末倒置,将生命价值看低于学术价值,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对错?

  个人也许可以认为生命价值等同学术价值,但你不能让社会都与你一样形成如此共识,一个教授更不能以此误导学生。

  如果去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旅游,导游们可能会给你一个忠告:遇到事情,请不要动怒,因为在这个国家,发怒被视为一种卑贱的行为。

  一个学者向另一个学者因学术问题发怒,一个师范大学的教授因为自己学术被人质疑批评而通过博客向自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畜牲形象”,这种行为似乎不是什么光彩的、理性的行为。

  网络博客是个人领地,但因其开放性同时成为面向大众传播的公共空间,在提倡网民个人自律的同时,网络也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能让这种低级语言、恶骂行为污染网络空间,因为公共网络不仅有成人在上面游览,还可能有少年儿童们在网上学习,一旦教授们的侮慢语言被孩子们看到,会误以为主流社会认同这种低级方式存在,或以为这种方式是一种正确的表达,而贻害深远。

  我还希望季教授供职的大学就此事件表明自己应有的立场,以正视听。更期待季教授为此向钟教授及全社会郑重道歉!

  □威伯(北京 学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11-9 03:01 , Processed in 0.09173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