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诺伊河上,一有船只经过,亚洲鲤鱼就成群跃起。
美国的亚洲鲤鱼(前)
据美国《今日美国》1日报道,亚洲鲤鱼曾被作为“水藻清洁能手”引进美国,如今却成了“最危险的外来鱼种”。
40年间,习性好“跳”的它们不时造成水上交通事故,并以惊人的繁殖速度侵占了多条河流,直逼美国最主要的淡水生态系统——五大湖。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忍无可忍,终于在今天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毒鱼
最后的杀手锏
这个最后的杀手锏指的是“毒鱼”。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说,他们会锁定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附近长约6英里(1公里合0.6214英里)的河段,投放一种叫“鱼藤酮”的化学药剂。
鱼藤酮可以有效破坏鱼类的吸氧功能。预计将有100吨左右亚洲鲤鱼会死亡。它们会被大吊车从湖里打捞出来,然后埋入土中。
整个“毒鱼”行动从今天开始,持续5天,意在缓解亚洲鲤鱼对五大湖构成的威胁。
毒鱼行动得到了鱼类和野生动物部门、环境保护组织以及鱼工厂的广泛支持。
由于鱼的数量过于庞大,伊利诺伊州本地产的鱼藤酮已经“脱销”。州政府不得不向其他州请求援助。
■电栅栏
电栅栏架设防线
这次毒鱼行动还将为美国陆军工程团提供时间。他们将会对水底的电栅栏进行修护。
五大湖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电栅栏,分布在运河河道内。位于芝加哥排污系统和船只航道中的这道,是最后的屏障,用于堵住鲤鱼游向密歇根湖的必经之路。
电栅栏通过铁制线缆输送低压电,让周围的水带电,从而吓退妄想越过电栅栏的亚洲鲤鱼。不过这种电压强度不足以将它们致死,也不会伤及人类。
这些电栅栏每六个月需要关闭一次进行维护,目前正处于日常维护期。
五大湖区电栅栏的第一道障碍于2002年建成。2006年完成了第二道防线,但是它的电压直到去年2月才得以升高。新的第三道防线预计会在明年建成。
怀疑已有漏网之鱼
“我们自信我们的电栅栏能够击退亚洲鲤鱼。”工程团的项目经理恰克·施说。
他说,目前没有发现有亚洲鲤鱼卡在电栅栏上。但是,最近从湖水中提取的DNA样本中,已经发现了它们留下的生物痕迹。所以工程团怀疑:可能已有漏网之鱼出现。
■好心办坏事
美国加拿大边境的五大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态系统,亚洲鲤鱼一旦进入湖区中的任何一个湖,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疯长。
《今日美国》分析,届时,它们不仅会严重威胁本地鱼种的生存,也会影响五大湖地区的渔业和休闲产业,价值超过70亿美元。许多流入其中的河流也会受波及,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而亚洲鲤鱼原本只生活在中国、俄罗斯和越南的河流中,它们是如何到达美国的?
初衷很美好
1963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首次将亚洲鲤鱼引进阿肯色州。
他们的初衷很美好,想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化学药剂,来控制泛滥的水生植物。
这种方式引进美国之后,不少养鱼场纷纷效仿。人们把亚洲鲤鱼作为一种绝佳的天然池塘清洁员,大量引进并养殖。
疯狂泛滥
1966年这些鲤鱼开始“出逃”。
据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的资料记载,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密西西比河发生了几次洪水,亚洲鲤鱼很快在该水域中疯狂繁殖。
它们一旦进入宽阔的水域,获得自由之后,便开始疯狂“占领”河道,并不断向北迁徙,沿途大量产卵、繁殖。
亚洲鲤鱼目前已“统治”了美国几大主要河流的大多数流域,其中包括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密苏里河、俄亥俄河、哥伦比亚河和普拉特河。
据一项调查显示,仅在圣路易斯附近的密西西比河河段,河中97%的鱼类是亚洲鲤鱼。
造成水上“交通事故”
亚洲鲤鱼性格“活泼”,时常跳动着跃出水面。曾经有不少船只和水上运动爱好者因此严重受伤。
YouTube网站上曾经有过一段关于一条 “飞”鱼的视频,引发强烈反响。这条飞鱼重达50磅,只要有船驶过,或是水上滑板爱好者经过,受到惊扰的它就会高高跃出水面,造成“交通事故”。
“现在你几乎看不到有人在伊利诺伊河上玩水橇或是开船。”伊利诺伊自然资源部门的克里斯·麦克劳德说。
■它们为何会泛滥?
在美国,目前生长的亚洲鲤鱼包括4大类:鳙鱼、青鱼、草鱼和鲢鱼。
《今日美国》分析说,它们来到美国后,每天可增重40%,并抢夺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它们没有捕食者,也不容易患病,因而迅速成为美国河流中一支庞大的生物群,无论是体积或是重量。
它们可以一刻不停地吃
包头鱼没有胃,所以它们可以一刻不停地吃。
从微生物、浮游生物到水藻,送上门的任何东西它们都吃。包头鱼可以长到超过1米2和76斤,而且越老越大的鱼,繁殖能力越强。
刺太多难以食用
亚洲鲤鱼泛滥,却只有很少一部分被用于食用。
“它们刺太多,吃起来令美国人讨厌,因为我们习惯吃不带刺的鱼排。”美国人贝利解释。
所以只有很小一部分鲤鱼被养鱼场拿到亚洲集市上出售,经济效益很低。
一些养鱼场继续养亚洲鲤鱼当“池塘清洁员”。
难钓之鱼
亚洲鲤鱼还很“狡猾”,很不容易上钩。
不过它们因此吸引了一批专门的垂钓爱好者。但是你可能得守着钓竿坐等大半天,才能有一条鲢鱼被拖出水面,在半空中甩动尾巴。
■困境
并非长久之计
毒鱼和电栅栏可能还没有办法完全保护五大湖。
密歇根州海洋生物学家让·基努能说,现在很难使五大湖区摆脱亚洲鲤鱼的侵袭,因为这些鱼在美国各条河流里太常见了。 “对于入侵的物种就像是魔鬼逃出了瓶子,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只能尽可能地控制。”他说。
一些组织正在向政府呼吁,切断芝加哥排污水道和五大湖的连通。
因为200英尺宽的河道本是美国两个最重要水系的唯一连接,现在却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管道,而且是双向的。
“我们需要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生物进行纯粹的自然分离。”五大湖渔业委员会成员麦克·哥顿建议。
这项工作正由陆军工程部在负责。哥顿说,工程部需要尽快找出解决方案,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本报综合报道)
延伸阅读
英国大闸蟹泛滥 靠“吃”来解决
英国和美国一样,遭受着外来物种的“入侵”。让英国人抓狂的是“中华绒螯蟹”,也就是俗称的“大闸蟹”。
在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大闸蟹繁殖得越来越多,大约从3年前开始泛滥。它们不断捕食河中的生物,严重破坏了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它们还长年累月地在河堤挖洞栖息,导致堤岸泥土松动,甚至脆弱倒塌。它们很快向沿海地区繁衍,威胁到了白螯小龙虾和三文鱼等在英国受保护的本土物种。
大闸蟹的泛滥甚至从英国扩散到了欧洲大陆不少国家,成为欧洲生物学家们的公敌,并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100种最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之一。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大闸蟹最早于1935年在泰晤士河出现,是漂洋过海来自亚洲的远洋轮船带来的。蟹卵在船只的水舱里存留,到达英国时,随着船只排出压载水,蟹卵就留在了水道里,大闸蟹因此在英国扎根。
在英国人看来,大闸蟹的螯上长满绒毛,像是怪物,因此大多避而远之,更别提捉大闸蟹下酒。
大闸蟹虽然两千多年前就上了中国人的餐桌,但在英国,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几乎没有英国人食用。
不过英国科学家今年初终于宣布,建议用食用的方式,减少大闸蟹的数量。经过他们仔细研究,认为河中的大闸蟹可以安全食用,并鼓励餐馆和鱼贩下到泰晤士河里捕蟹,并且制作成菜肴贩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