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艺术市场频出造假售假丑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称是波洛克的作品。
  艺术动态
  艺术市场频出造假售假丑闻
  文/吕云
  去年年底,纽约Knoedler画廊爆出售假丑闻,随后这家有着165年历史的画廊关门大吉。这一事件暴露出美国艺术市场存在已久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管。近日,美国《艺术新闻报》撰文指出,美国艺术市场必须要实施来自政府或权威人士的监管,而目前来看,保护艺术交易的最好方式就是保障那些可靠的专家学者们的权益,由他们负起监管之职。
  据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的小众市场发展到今天,美国艺术市场已经成长为具有500亿美元产值的大产业。一直以来,艺术品的定价、真假、鉴定标准和买卖交易都由行业内部决定,政府极少干涉,几乎完全是一个不受监管的自由市场。然而,近年来,造假丑闻时有耳闻,至去年年底的Knoedler画廊售假事件达到高潮。去年,一名比利时收藏家耗资1700万美元从纽约Knoedler画廊购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一幅作品,该作品并未收入画家作品目录,但卖方和画廊均称是真迹。去年11月29日,这名收藏家证实这幅画是伪作,并将Knoedler画廊告上法庭。
  尽管在本次售假事件中,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介入调查,但是,有关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已经困扰了这一行业多年。
  《艺术新闻报》指出,吹嘘渲染甚至伪造作品来源的手法在业内屡见不鲜。从1912年开始,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美国艺术史学家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 Berenson)就曾帮助英国艺术经销商约瑟夫·杜维恩(Joseph Duveen)向美国的有钱人出售大师作品,为了抬高艺术品的身价,其惯用美化手法就是对作品来源大肆渲染,吹嘘前任藏家的身份。
  随着美国艺术市场的不断扩大,像贝伦森这样的中间人越来越多,鱼龙混杂。纽约有关艺术品销售的法律规定,销售者必须签下一份保证艺术品是真品的保证书,有效期为售出之后四年,否则将遭到重罚。
  除了法律保障外,另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编纂艺术家作品目录的专家学者。由有信誉的专家学者编纂的艺术家作品目录是艺术市场至关重要的借鉴工具。但是,专家学者的地位如今越来越遭受威胁。去年在有关一批弗朗西斯·培根画作的真伪问题上,许多专家因为担心惹上官司赔上身家,从而不愿出面指证。
  《艺术新闻报》指出,目前来看,保护美国艺术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障专家学者的权益,因为,最终,唯一能对艺术市场起到有效监督的还是他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5-8 05:28 , Processed in 0.0972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