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285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州商人98万元买下黄唇鱼转手卖出125万(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市快报4月4日报道 4月1日上午,温州有几个跑海鲜生意的老板几乎同时得到了这个消息,随即急急地往福鼎赶。其中一个温州老板抢先到达,并以98万的天价,买下了这条黄唇鱼。

老陈捡到贵如黄金的黄唇鱼

老陈今年四十来岁,家住福鼎市嵛山岛上。

4月1日早上6点左右,他和另一渔民划着小船去附近的嵛山岛干活。回来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不远处的海面上漂着一个金黄色的东西,好像是鱼。

两人兴奋地划船靠过去捞起大鱼。这条鱼,遍体金黄,长约1.8米,当时已奄奄一息,嘴巴张开着,只有尾巴偶尔摆几下。回到码头后,老陈称了下,大鱼整整42公斤重。

捡到“怪鱼”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这是黄唇鱼啊!这么大的黄唇鱼太稀奇了,少说也能卖个几十万。”当地几位老渔民看了后,肯定地说。

介绍买家的鱼贩拿到5万“中介费”

嵛山岛上有5000多常住人口,其中90%以上都以渔业为生。

有人捡到了天价黄唇鱼!这个时候最忙碌的不是老陈,而是当地的鱼贩。据了解,每当有渔民捕到贵重的鱼,鱼贩们就会帮忙联系买家,从中收取“中介费”。

鱼贩们利用自己的网络分别给各地跑海鲜生意的老板打电话,有福建、广东的,最多的是温州的。

当天上午,有几个温州老板就赶了过去。有个广东老板因为路途遥远,怕被人捷足先登,于是先开价84万元“预订”。

先赶到的一位温州老板看了鱼后,一口开出98万元的天价,当天中午就成交了。“你怎么就不等我来了再卖呢?”广东老板知道后,埋怨老陈说。

广东老板又联系上这位温州老板,提出以125万元要求转卖,但被温州老板拒绝了。

据了解,老陈和这位温州老板成交后,充当中介的鱼贩拿到了5万元的巨额“中介费”。

温州老板以125万元高价转手

据这位温州老板透露,他当初买黄唇鱼是准备和几个朋友自己吃的。但后来他把黄唇鱼运回温州后发现,鱼身上有些伤痕,肉质不太好。于是只好以125万忍痛卖了,一转手就赚了27万。

这么一条黄唇鱼究竟值多少钱呢?为什么会如此走俏?“按照业内的行价,这条黄唇鱼如果按鱼肉、鱼肚细分地卖,估计可以卖到两百来万。”嵛山岛上一位老鱼贩透露。

2007年4月初,广东湛江市一渔民也曾捕获一条重达49公斤的黄唇鱼,随后被一酒店以58万元收购,酒店烹食了鱼肉,留下价值200万元的鱼肚不肯卖。

去年3月1日,苍南渔民捕获了一条15公斤重的黄唇鱼,后来以89万的高价出售(本报曾连续报道)。

买卖黄唇鱼是违法的

昨天,温州绿眼睛环境文化中心理事长方明和往福鼎打了好几个电话,试图找到老陈,了解情况。

“黄唇鱼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不准买卖,更不会有市场标准价。卖出这样的天价完全是市场炒作。”

方明和说,因为海洋保护动物鉴别相对困难,而且对于渔民放生海洋保护动物该如何补偿,国家还没有相应措施,“所以跟陆生保护动物比起来,人们对海洋保护动物的保护意识还不强。”

温州渔政处渔业行政执法科郑科长表示,国家对不同的保护动物,有不同的资源保护费标准。“买卖黄唇鱼是违法的,一旦查处,则要根据相应资源保护费标准,处以10倍以内的罚款。案件重大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资料库:

黄唇鱼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的可达50余公斤。解放前,浙江沿海常有捕捞黄唇鱼,视为上等补品,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素有“贵如黄金”之说。

黄唇鱼仅分布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海域,是我国的特有鱼种。由于数量稀少,加上沿海各地捕捞强度加剧,目前濒临灭绝。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9:41 | 只看该作者
真有钱。。都是财大气粗型 的%@15
板凳
发表于 2009-4-4 19:43 | 只看该作者
没见过。。。
地板
发表于 2009-4-4 19:43 | 只看该作者
我想炖着吃%@03 %@03
5
发表于 2009-4-4 19:55 | 只看该作者
%@15
这<。)#)))≦巨丑无比
6
发表于 2009-4-4 19:56 | 只看该作者
好怀念鱼的味道。。
7
发表于 2009-4-4 21:34 | 只看该作者
温州人?汗。。。无语了
8
发表于 2009-4-4 21:35 | 只看该作者
%@15 看起来也很一般的感觉啊。。。
9
发表于 2009-4-4 23:36 | 只看该作者
%@24 我有两条
10
发表于 2009-4-5 09:47 | 只看该作者
有钱人啊,无语
11
发表于 2009-4-5 10:48 | 只看该作者
%@39 只吃过小黄鱼
12
发表于 2009-4-9 12:47 | 只看该作者
黄唇鱼  别名金钱鳘,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拉丁学名Bahaba flavolabiata,英文名Chinese bahaba。
  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达50余公斤。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胸鳍基部腋下有一个黑斑,背鳍鳍棘和鳍条部边缘黑色,尾鳍灰黑色,腹鳍和臀鳍浅色。
  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
  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为中国特有种。其鳔的形态已特化,鳔端向两侧作长管状延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类型,在系统发育上成为石首科一个小支,具重要的研究和经济价值。
  黄唇鱼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海域,是我国的特有鱼种。
  黄唇鱼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达50余公斤。由于数量稀少,加上沿海各地捕捞强度加剧,目前濒临灭绝。解放前,浙江沿海常有捕捞黄唇鱼,视为上等补品,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素有“贵如黄金”之说。
  =-=-=-=-=-=-=-=-=-=-=-=-=-=-=-=-=-=-=-=-=-=-=-=-=-=-=-=-=-=-=-=-=-=-=-=-=-=-=-=-=-=-=-=-=-=-=-=-
  黄唇鱼,闽粤人称金钱鮸。温州人称黄甘,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系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
  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体长、侧扁,尾柄细长。吻突出。头部被圆鳞,体被银元般栉鳞。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胸鳍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铜铃,上侧位;口端位,斜裂;牙细小,上额外行牙和下额内行牙扩大;背鳍连续;臀鳍第二鳍棘粗长,尾鳍楔形。为名贵珍稀鱼类。
  据老渔民介绍说,黄唇鱼在解放前,温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捞,视为上等大补品,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素有“贵如黄金”之说。黄唇鱼虽体似黄鱼,但鱼鳔形状特殊,呈圆筒型,前端宽平,由两侧各伸出一把细长,约与鳔等长的侧管(俗称胡须)向后深人体壁肌肉层内。其鱼鳔上部粘有肥厚的胶原蛋白;以金黄色,鲜艳有光泽和鼓状波纹为上品。鱼胶的特殊功效滋补肝肾功能,赛如高丽(参),止血甚佳,尤对孕妇产后血崩等有药到病除之效。故从前一般渔村若捕到黄唇鱼、举村庆贺,分而食之。并将鱼鳔晒干,珍藏,以供产妇出血时之急用,可见民风淳朴之一斑。据说,洞头县北沙乡于1957年捕获一条65公斤的黄唇鱼,渔民将鳔取出风干后,呈寄北京献给毛泽东主席,而中央办公厅将其完璧归赵,并复信表示感谢。
  黄唇鱼主要产区在广东沿海与闽南渔场。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体长为1~1.5米,大者可达50公斤以上。该鱼以虾、蟹等甲壳类及小鱼为食。喜逆流浑水,厌强光;3~6月向沿岸洄游,产卵繁殖。在此期间,由于其鳔内空气振动在水下传出媚媚动听的声响,时强时弱,且有音乐之旋律,100米周围海区可闻其声。以往,温州洞头、南、北麂渔场及瓯江河口段也时有捕捞。
  据了解:吃过黄甘鱼的现仍不乏其人,几位从事捕捞30余年的老渔民与老水产说起黄唇鱼的味道,均认为口感极一般,其肉呈瓣状,较粗糙,远不如大黄鱼鲜美。黄唇鱼鳔的医用价值与鱼胶一样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据分析,500克含蛋白质442克,脂肪l克,钙250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中医认为:有扶正固本、大补真元、强身健体之药效,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用于治疗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脉管炎、神经衰弱、妇女经亏等症,且对防治过敏性出血紫斑病、肾亏腰痛、食道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俗名:大鸥、白花
  拉丁文名:Bahaba flavolabiata(Lin)
  英文名:Chinese bahaba
  黄唇鱼是东莞海域常见鱼类,60年代,一网曾捕获1500公斤。由于捕捞过度及水质污染等原因,黄唇鱼资源迅速衰退,近年已不多见了。黄唇鱼膘是名贵的中医补品,有特殊的药用价值,目前市面上500克重的干膘(白花胶),售价在12万元以上。
  一、黄唇鱼的品种
  按鱼体外型区分,黄唇鱼有两种,一种头钝,叫大鸥,又称排口或大头黄唇鱼,栖息在10米以上的深水处,纯海水区域较多;另一种头较尖,叫白花,又称尖头白花,栖息咸淡水河口海域的中上层。东莞海域两种黄唇鱼都有,大头黄唇鱼较少见,尖头白花较多。
  渔民捕捞黄唇鱼的经验介绍,大头黄唇鱼出水后,由于水压的突然变化,会出现胃被压到口中、爆膘、突眼等异常现象,容易死亡。而尖头白花栖息在水的中上层,出水后不会死亡,可以进行活鱼运输和养殖。
  二、生物学指标
  本指标按尖头白花标本描述。
  黄唇鱼体型呈长的纺锤型,背部隆起,腹部从胸鳍至肛门较平直,臀鳍至尾柄急速向上收窄;鱼头背部呈八字型,中等大,侧扁;吻稍尖,吻长大于眼径,眼径大于眼间距;口前位,口裂从吻端向下侧倾斜,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有齿,尖细;体长为体高的3.4倍,为头长的4倍,为尾柄长的3.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4倍;头长为眼径的5.75倍,为眼间距的7.2倍,为吻长的3.8倍,为口裂长的2.9倍。
  鳍式:背鳍VII,I-24,胸鳍15,腹鳍I-5,臀鳍II-7,尾鳍18。背鳍起点在体长的三分之一处,第三棘最长,为头长的52%;胸鳍尖长;腹鳍胸位,在胸鳍的下方,第一鳍条延伸突出,呈线状;尾鳍呈标枪头状。
  鳞片形状:椭圆型0.8:1.0,细栉鳞,头、躯干、尾部都被鳞。
  侧线鳞 :侧线完整,前半部呈向上的弧型,后半部较平直,至尾柄末端为62个,尾鳍处另有18个不明显的侧线鳞,直至尾鳍末端。
  头至肛门为体长的60%,鳃瓢4,鳃耙11。胃呈T字型,长为眼径的4倍,宽为眼径的2倍。肠长为体长的63%,较粗大,有两次盘弯。膘中等大,一室,膘重为体重的1.78%,膘的前端有两条气管,直通至头部的耳石处。
  黄唇鱼体背棕黄色,腹侧灰黄色,各鳍色素较深,呈灰黑色。胸鳍腋下有一园型黑斑。
  三、生活习性
  尖头黄唇鱼生活在海、淡水交汇的河口海域,盐度在0.5-18‰之间,有时溯饵,可直至河口淡水处;喜居水深、有鱼礁、水流较缓的海域;黄唇鱼在水清时集群,水浊时分散。黄唇鱼以鱼、虾为食,东莞海域的黄唇鱼,12-5月吃虾为主,6-8月吃弹涂鱼为主,9-11月吃鲻鱼为主。在农历23-26日最低潮、平流水、吹东风时,黄唇鱼苗便会成群浮上水面;当开始涨潮、水流动、不是吹东风时,黄唇鱼苗便散群下沉。
  四、繁殖习性
  根据历年捕获的黄唇鱼性腺发育的资料统计,东莞海域,天然生长的黄唇鱼,体重要达15kg以上时,才有完全成熟的卵。卵巢重可达鱼体重的20%,卵粒大小如鲤鱼卵,吸水后比原来大30-50%,估计为粘性卵。黄唇鱼在清明至谷雨左右产卵,东莞海域的产卵场,在龙穴到大虎一带的狮子洋海域,该处虽为河口,但洋面开阔,各处水流情况不同、深浅不一,最深处有30多米,沉船较多,底部为沙质或蚝壳底。产卵后雌性黄唇鱼腹部鳞片粗糙,疑是产卵时,摩擦硬物所致。
  五、生长发育
  东莞海域在咸淡水交界之处,饲料生物资源丰富,而大型的浮游生物可形成食用的“虾春”,对幼鱼的摄食及成鱼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清明后鱼卵孵化的幼苗,经40多天的生长,到端午节左右,东莞海域可见6-8cm的黄唇鱼苗, 农历八月体重为50-150g,农历十月为350-400g。有人在港养水域放入天然水域捕获的黄唇鱼种进行养殖,不投饵料,以大排大灌的方法,引入天然饵料,放养时体重50-200g,经14个月养殖后进行检查,捕获其中一尾,其体重为1kg。
13
发表于 2009-4-27 19:32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有这么好吃吗,那也太贵了吧
14
发表于 2009-4-27 19:46 | 只看该作者
Chinese bahaba
%@07
15
发表于 2009-4-27 19:55 | 只看该作者
好牛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5-23 19:27 , Processed in 0.12095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