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论语》 扬国粹
10月19日晚,由语言文学学院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的“社会科学普及周”科普系列的讲座在图书馆东楼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论语》的核心思想和现代意义”。主讲人为来自浙江海洋学院的张嵎教授。张教授曾出版过《庄子解读》等多本著作,发表过《中国哲学史》等30多篇论文,并荣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在研究国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陈兴伟、党委副书记叶晗老师作为嘉宾出席该讲座。
此次讲座,在陈兴伟院长的致辞中拉开序幕。陈院长指出,一个学校的成功关键在于人才,即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学生。同时陈院长高度强调了大学学术讲座的重要性:讲座不仅可以开拓眼界,还可以培养大学优秀人才。随后,张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上台开讲。张教授首先大体介绍了此次讲座的主旨——领会孔子的基本思想:“礼、仁、敬、和”,并且体会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随后,张教授分别介绍了这四种思想的发展变化及现实借鉴意义,强调要体会等差和谐的“礼”的精神和血缘亲爱的“仁”的特质,深刻理解“礼”和“仁”的内核——“敬”,更要在此基础上用取中、用中的方法,实现“和”这一价值追求,发扬“和而不同”的精神。张教授把自己的理论总结为:“礼”是为人为政的规范要求;“仁”是规范之中的亲爱原则;“敬”是实践“礼”和“仁”的基本态度;“和”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组织的目标。张教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程树德的《论语集释》等多部著作,希望同学们在更高程度上了解《论语》,解读其内核思想及发展现实意义。讲座最后是现场提问环节,台下同学发言踊跃,张教授耐心地一一详细解答。提问环节之后,陈兴伟院长重申了张教授所讲的“礼、仁、敬、和”,肯定了积极的提问气氛,鼓励学生求真,追求人文情怀,提升美的意识。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获益匪浅,不仅增加了对国学的了解,也开拓了视野。相信同学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成长。
本报记者 曹美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