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kucoolzh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猪的处女道歉帖,给小鱼的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9-9-1 16:22 | 只看该作者
提供豆腐?%@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6:22 | 只看该作者
我吃豆腐%@88

小胸宝宝提供豆腐哦,大家快来吃她的豆腐~~~ 15# 小熊寶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9-1 16:23 | 只看该作者
LSD整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9-1 16:2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说鲫鱼豆腐汤%@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6:2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你解释不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9-1 16:26 | 只看该作者
%@03需要解释么。。。

豆腐么。。

豆 腐
  国家标准规定GB/2009-1-1
  一块标准豆腐的大小应该是长120mm 宽90mm 高60mm
  英文:tofu 拼音:dòufǔ
  英文名称是由日文的发音得来的。2000多年来,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国,而且走向世界。它就象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样享誉世界。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相信,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展望》杂志竟然宣称;“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
[编辑本段]豆腐文化
  不错,中国的豆腐——不论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宗教,人人皆可享用。这白白嫩嫩、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价廉物美的豆腐,也引出了一个“豆腐文化”。
  豆腐文化中头一个问题就是豆腐的发源地。中国是确信无疑的豆腐之乡,它的老家就在安徽寿县。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在《素食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诗末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
  豆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有南北之分,南豆腐软嫩鲜滑口感好而北豆腐质地较粗糙却别有风味。
  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区别
  从外观上看:
  南豆腐色泽白,非常嫩。而北豆腐则相对发黄,比较老。
  从制作上看:
  南豆腐是用石膏作为凝固剂的,而北豆腐是用盐卤作为凝固剂的。
  平时我们去超市里买的一盒一盒的豆腐,都是南豆腐,水分比较多,也比较嫩,不适合炒菜,但可以用来做汤。饭馆里的小葱拌豆腐,也都是用的南豆腐。。
  而超市里现做的那种一块一块的豆腐,基本上都是北豆腐,看上去比较老,可以用来炒菜。
[编辑本段]豆腐的历史
  淮南王刘安,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公元前164年封为淮南王,都邑设于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城关),名扬古今的八公山正在寿春城边。
  刘安雅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昊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幽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炉,炼仙丹以求寿。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当地胆大农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于是取名“豆腐”。北山从此更名“八公山”,刘安也于无意中成为豆腐的老祖宗。
  自刘安发明豆腐之后,八公山方圆数十里的广大村镇,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腐之乡”。
  有了豆腐自然会有豆腐菜。八公山人家,甭说一般家庭主妇,就是十四五岁的娃娃也能做出几样风味各异的豆腐菜,比如什么香椿拌豆腐、豆腐鸡蛋、辣酱拌豆腐、炒豆腐等等。改革开放以后,八公山街头的“豆腐馆”比比皆是、远近闻名。他们或煨、或煮、或煎、或炸、或溜……拢丝、雕刻各显身手,不仅引得本地人常来过把瘾,合肥、蚌埠等相邻市县的人们隔三岔五光顾“豆腐宴”,就连德国、英国、日本、荷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和地区的宾客也常常云集八公山下,品尝“寿桃豆腐”、“琵琶豆腐”、“葡萄豆腐”、“金钱豆腐”等400余款造型逼真、色彩纷呈、鲜美异常、风味独具的豆腐菜。豆腐文化也逐渐在整个神州大地弘扬。南北朝梁代建康(今南京)人诸葛颖曾著《淮南王食经))130卷,毗邻淮南的江苏显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受到豆腐文化的影响。一直到现在,江苏人还把豆腐、面筋、菌蕈、笋芽列为素菜四大金刚。
  宋明以后,豆腐文化更加广为流传,许多文人名士也走进传播者的行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善食豆腐,元祐二年至元祐四年任杭州知府期间,曾亲自动手制作东坡豆腐。南宋诗人陆游也在自编《渭南文集》中记载了豆腐菜的烹调。更有趣的是清代大臣宋荦关于康熙皇帝与豆腐的一段记载。时值康熙南巡苏州,皇帝新赐大臣的不是金玉奇玩,而是颇具人情味、乡土气的豆腐菜。
  随着豆腐文化的传播,各地人民依照自己的口味,不断发展和丰富着豆腐菜的制作方法。流传至今的有四川东部的“口袋豆腐”,以汤汁乳白、状若橄榄、质地柔嫩、味道鲜美为特色;成都一带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独具麻、辣、鲜、嫩、烫五大特点}湖北名食“荷包豆腐”、杭州名菜“煨冻豆腐”、无锡“镜豆腐”、扬州“鸡汁煮干丝”、屯溪“霉豆腐”、以及以豆腐衣为原料的“腐乳糟大肠”等等。当豆腐菜走向更遥远的边疆时,独特风味也就更为丰富。譬如,吉林盛行“素鸡豆腐”,色泽美观,五香味浓;又有“蛤蜊杏仁豆腐”,杏仁止咳润肠,雪蛤清头明目,豆腐软嫩细腻,色泽纯洁乳白,菜味甘短期爽口。此外,朝鲜族人民用牛肉、粉条、鸡蛋、豆腐制成“梅云汤”,广西壮族有名菜“清蒸豆腐圆”,云南大理白族有“腊味螺豆腐”,香嫩麻辣,腊香扑鼻。而“冰糖螺豆腐”,则为滋阴降火,怡疗神经衰弱的民间风味补品…… 就这样,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问世于寿县八公山的豆腐,终于传遍神州大地,并逐渐形成中国豆腐的八大系列:一为水豆腐,包括质地粗硬的北豆腐和细嫩的南豆腐;二为半脱水制品,主要有百叶、千张等;三为油炸制品,主要有炸豆腐泡和炸金丝;四为卤制品,主要包括五香豆腐干和五香豆腐丝;五为熏制品,诸如熏素肠、熏素肚;六为冷冻制品,即冻豆腐;七为干燥制品,比如豆腐皮、油皮;八为发酵制品,包括人们熟悉的豆腐乳、臭豆腐等等。这八类制品中,安徽淮南的八公山嫩豆腐,广西的桂林白腐乳,浙江绍兴腐乳,黑龙江的克东腐乳,广东的三边腐竹,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湖北武汉的臭干子等,均已成为名驰中外的豆腐精品。
  2000多年来,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国,而且走向世界。
  说起这段历史,就要提起唐代大和尚鉴真。天宝12年(公元757年),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豆腐制作方法。至今日本的豆腐包装袋上还有“唐传豆腐干黄檗山御前淮南堂制”的字样,而且许多豆腐菜谱直接采用汉名。如“元月夫妻豆腐”、“二月理宝豆腐”、“三月炸丸豆腐”、“四月烤串豆腐”、“五月团鱼豆腐”等等。
  继日本之后,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也从中国学到了豆腐制作技艺。以后随着大批华人外行的足迹,中国豆腐走到了西欧、北美,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了大豆食品的生产与销售。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人民也以自己的智慧与习俗丰富着豆腐文化。比如东邻日本以天然色素为原料,生产出红、蓝、绿七彩豆腐;朝鲜人民根据本地资源,制作了风味各异的豆腐汤:豆酱豆腐汤、哈蜊豆腐汤、明太鱼豆腐汤等等;印尼人普遍爱吃“酱拌炸豆腐”;缅甸人越南人则创制了颇具东南亚风格的“酱拌蛋花豆腐”、“什锦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风行的“肉骨茶”,其实也是豆腐菜肴中的一种。在美国,商人们则把豆腐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快餐食品,诸如豆腐色拉、豆腐汉堡包、豆腐冰淇淋、豆腐烤鸭、豆腐结婚蛋糕等等,在市场上十分畅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饮食营养科学界兴起一股引人瞩目的“豆腐热”,高蛋白、低脂肪的豆腐食品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科学界一致推崇的美味保健的营养佳品。豆腐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9-1 16:27 | 只看该作者
豆腐美食的几种做法
  
  1、煎肉片豆腐卷
  1)把豆腐切成薄片,长度跟涮肉片的宽度一致,宽度则和一片口香糖宽度差不多。
  2)最好是用猪肉片或牛肉片做这道菜。把肉片平铺在案板上,把豆腐片放在肉片的一端,然后,用肉片卷起豆腐。
  3)把卷好的豆腐卷都摆到浅盘子上,在上面浇上生抽酱油、料酒、少许淀粉和少许白糖调好的汁,腌10-15分钟。腌制过程中要翻一次面。
  4)煎锅里热少许油,把腌好的豆腐卷摆放进去,小火慢慢煎至豆腐卷的两面都成漂亮的金黄色,盛出摆盘即可。
  2、1)盒豆腐切成4个大小相等的方形豆腐块儿。取一块儿,沿着对角线切开,得到2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立起来,底边接触案板,竖切三刀,就切出4片厚薄相等的小三角块儿了。
  2)在一片三角形的豆腐上,抹上拌好的虾肉馅,上面盖上另一片豆腐,然后,再抹上一层肉馅儿,再一层豆腐,四片豆腐为一组,之间夹上三层肉馅儿。
  3)把豆腐放入蒸锅蒸熟。
  4)用蒸豆腐流出的汁水,加一些辣酱,拌匀,浇在酿好的豆腐上,撒熟芝麻。
  3、 1)鸡汤半碗、料酒一匙、盐适量、香油少许调成味汁,加入洗净的虾皮。葱末、姜末备用。
  2)鸡蛋打散成蛋液,另取一只盘子放入面粉。
  3)豆腐切片后,先沾上面粉,然后再裹上蛋液。
  4)把沾了面粉和蛋液的豆腐片双面都煎成金黄色。
  5)豆腐煎好之后,在锅里摆好,调味汁浇在豆腐上,撒上葱姜末,中小火,塌至汁尽豆腐入味就好啦。
  4、
  1)肉馅中加入一个生鸡蛋,以及洋葱碎、生抽酱油,盐,糖,料酒,白胡椒粉,香油,把肉末顺着一个方向用筷子搅打匀。
  2)把肉馅儿填入油豆腐里。
  3)锅里热一点点油,把油豆腐塞了肉馅儿的一面紧贴锅面,中小火煎一至肉馅儿金黄。
  4)把肉馅儿的一面翻到上面,取一小碗鸡汤,加一点酱油,糖,搅匀之后,倒入锅里。
  5)转小火,慢慢把汤汁焖干,使油豆腐入味。同时准备一些生菜叶子,把焖好的每一块豆腐塞肉放入一片生菜叶子里,装盘就好了。
  5、1)牛肉一小块,切薄片,用生抽酱油腌上。嫩豆腐一盒切成大块儿。
  2)锅加热,倒入香油,油温热的时候,倒入牛肉片,翻炒变色。加3杯水和2大匙料酒,盖上锅盖,烧开。用勺子撇去浮沫。
  3)放入豆腐和一把干的裙带菜,也可以用切成小片的海带代替。再加一点点盐、胡椒粉和糖,盖上盖子,烧开后,转中小火,煮5分钟。
  4)汤盛出时撒上点儿炒好的芝麻
  7 珍珠翠豆腐
  豆腐碾成泥,青豆焯熟,鸡肉剁成蓉。鸡肉与豆腐混合,加入酱油、料酒、白糖、葱、姜、蒜、淀粉,搅匀,做成丸子。烧开高汤,加入青豆、丸子,出锅前勾芡即可。
  8芙蓉豆腐
  豆腐用盐水泡5~10分钟,切片。蛋清加盐、鸡精,打出沫。油三四成热时煎豆腐,不翻个,就煎一面。在豆腐还白时,加蛋清、木耳碎、韭菜段,盖盖焖2~3分钟即可出锅。
  9酱香豆腐
  五花肉裹淀粉。炒肉,加盐、料酒、糖、豆腐,最后加青蒜。
  10炒蚕豆
  里脊肉加淀粉、料酒抓匀。大料瓣、葱花爆香,炒肉至变色后加蚕豆、酱油、盐、鸡精、水,焖干后加胡萝卜片,出锅。
  11 番茄脆皮豆腐
  荸荠煮熟。脆皮豆腐切菱形,香菇切块,木耳撕片。荸荠过凉水,剥皮切丁。大料瓣、葱花爆香,炒豆腐,加香菇、盐、鸡精、水,焖干。锅中放油,炒番茄酱至出油,加香菇豆腐、荸荠、木耳,炒一下出锅。
  12 菜包豆腐
  豆腐加肉末、葱末、姜末、海米碎、木耳碎、蛋清、淀粉、糖、盐、酱油,用盐水杀生菜,裹豆腐,蒸十分钟。水淀粉加胡椒粉、番茄酱、糖。生菜包豆腐出锅后,倒出汤,加水淀粉,淋在生菜豆腐上。
  13 木耳芥菜油豆腐
  将荠菜用开水焯;荠菜、胡萝卜、木耳、分别切成细丝;肉馅加入葱花、荠菜,木耳、胡萝卜、适量盐、料酒、香油做馅。把油豆腐一切为二,把里面的豆腐和馅混合,把炒好的馅嵌入油豆腐中,不要嵌太多。蒸锅中水开后,放入油豆腐装盘,蒸5~6分钟。小油菜飞水码放在四周,中间放豆泡即可。
  14 朱砂豆腐
  蛋黄、豆腐捣末,炒干豆腐,加腐乳、料酒、鸡精、蛋黄,淋香油即可。
  15 琼山豆腐
  蛋清加盐,打匀,加牛奶蒸六分钟。摊蛋黄。炒虾仁、火腿、豌豆,加盐、鸡精、料酒,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放在蒸好的蛋清上,用蛋黄装饰。
  16 金沙蛋黄豆腐
  咸蛋黄置入碗中,加入料酒,大火隔水蒸7分钟,趁热捣碎,压成泥状。嫩豆腐先横切一刀,再切成小块,放入加盐的沸水中焯1分钟,沥干。烧热油,倒入咸蛋黄末以小火炒出香气。待咸蛋黄起泡沫,加入盐和鸡粉调味。倒入嫩豆腐轻轻兜匀,续炒1分钟,即可出锅。
  17 芥菜豆腐羹
  芥菜豆腐羹主料:芥菜150克 豆腐200克 淀粉适量
  调配料:香油2小匙 高汤15大匙 胡椒粉1小匙 精盐2小匙
  制作过程:
  1、荠菜菜切除老叶及粗梗,洗净,放入开水中氽 烫后捞出,再用冷水冲凉,然后切碎。
  2、把高汤烧开,加入精盐及水淀粉勾芡羹状,然后放入切成丁的豆腐煮开。
  3、放入切碎的荠菜,再度煮开即关火盛出,淋香油、撒胡椒粉后即可。
  18麻婆豆腐
  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
  1。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
  2。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
  3。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
  4。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9-1 16:27 | 只看该作者
[编辑本段]豆腐的最佳搭配
  1.豆腐+鱼 取长补短
  豆腐所含蛋白质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鱼缺乏苯丙氨酸,豆腐和鱼一起吃,蛋白质的组成更合理,营养价值更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6:28 | 只看该作者
吃豆腐
[编辑本段]【释义】
  1、调戏(妇女);2、指开玩笑;3、旧时丧家准备的饭菜中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
[编辑本段]【典故】
  “吃豆腐”就是近年来在国内流行的词“性骚扰”在民间的说法。
  据说,旧时豆腐店多为夫妻店,丈夫半夜起来磨豆腐,白天由妻子卖豆腐,豆腐店老板娘以豆腐为常食,自然生得细皮嫩肉,同时为招徕顾客未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于是,吃醋的老婆们不满意了,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来训斥丈夫。以后,“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另外一种说法可信度更高: 旧时丧俗有“吃豆腐”的习惯。丧家准备的饭菜中必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以前江浙一带农民家里有了丧事,要把一具尸体从家里移到坟地去埋葬,是需要邀些人来帮手的。到吃饭的时候,主人就在院里或门前空地上摆上几张桌子,端上饭菜请帮忙的乡亲们吃。但此时也会有个别游手好闲之徒,忙倒没有帮,却也坐上饭桌吃开了。即使被主人发现,也不便撵他。办丧事的饭菜比较简拙,以豆腐为主,盖白色乃丧事之主色也。有些去帮忙的老乡,因忌说去丧家帮忙,而说是去吃豆腐饭的。对那种不干活而去蹭饭吃的家伙,也说他是吃豆腐的。这大概就是“吃豆腐”一词的来源。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就开始流传这句颇具幽默而带讽刺的新词儿了。生活中比较典型而常见的,是个别男士爱跟女性调笑,甚至动手动脚占点便宜的,就被人斥之谓“吃豆腐”。即《吃豆腐》文中所谓“毛手毛脚占人便宜”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9-1 16:2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观望那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9-1 16:28 | 只看该作者
%@32我好想说的是豆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6:28 | 只看该作者
小胸宝宝=豆腐宝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6:29 | 只看该作者
提供豆腐让大家吃么。。。我有说错没? 26# 小熊寶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9-1 16:3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6:30 | 只看该作者
你懂我哦~ 29# 我来观望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11-14 04:38 , Processed in 0.12460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