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5178|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一的时候(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2]在和山的时光
---大一的时候




高考已经成为过去了,忘不了的是过去在题海战中的挣扎,忘不了的是过去与好友一起在一起度过的日子,忘不了的是过去贫寒的学校留下的我们的美好。毕业是我们人生驿站的站点的名词,是我们分别时的难以表达的形容词,也是我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动词。当我们各自拿着行李,离开中学校园的时候,回头留恋的曾经奋斗过的教室的教学楼,仍然矗立在那里,但日光灯不再璀璨;足球场上多了许多杂草,却少了我们昔日的身影;对面的女生寝室永远是男生的“禁地”……转身离开,向往我们美好的大学生活,也许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就这样我们踏上了新的征程。
大一的时候,是绿色的。我们满怀憧憬的大学生活,是神秘的,充满幻想的。美丽的学校,友善的同学,舒适的寝室……一切美好的东西好象即将蜂拥而来,在迫不及待中,绿色的心情,红色的热情,兰色的感情,是对我们准确的概括,载着绿色的梦想,踏进了大学的校门。安逸的 ,自由自在的生活是我们渴望的;轻松的,不谨不漫的节奏是我们向往的;“少投入,高产出”的“所谓”的“高效率”的学习生活是我们想拥有的。也许是我们想象太丰富了,也许是我们想得太肤浅了,并未考虑的十分全面,那些想属于我们的东西并不属于我们。Let’s go the “IMAGNATIVE”life。



也许现在说留恋毕竟还早,但大一的时候,给我留下的深刻的东西值得现在,或者以后回忆的-----心动埋怨还有什么不能释怀。
和山“风光”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小和山(到底美丽不也需要别人去理会),这里有连绵不断的山,其实到底哪个小和山我们也不清楚,或许都是吧。学校基本上是被山包围着,算上山的占地面积我们的学校变得很大,这也许能让我们“骄傲”的吧,但是建筑面积“略见一般”(跟旁边的工大比有点相形见绌的味道),暗淡的建筑楼,绿色的草坪,拥挤的网吧,空旷的自习室,也许这是最好的描述。少了城区的吵杂,却也显得太“宁静“了,缺少了青春活力的气息,有点与世隔绝,少了可以闲逛的去处,让平时显得“无聊”。
虽然这里有优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气,我们寝室的南面的几座山上满部的树,在平时总是烟雾缭绕,朦胧得有点神秘,有时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知不觉得看看那边,心情也能舒畅些,但是总好象少了些人文气息,也许在郊区吧,也许是一切的综合因素。忘了不要想的事,躺在草地上,听微微的清风吹拂,拂去忧虑,吹散埋怨,感受小草的勃勃向上。
小和山的雨,在别的地方或许会显得一般,我看过西湖的雨,本来西湖就显得很幽雅,很迷人,就更使她害羞,妩媚,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人的心情的节奏随着雨的节奏在变换。而和山的雨,不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却是我见过的最耐人寻味的。
原先自己对雨本没有什么好感,总这样认为,本该是好好的心情,就被它这么一下而糟蹋,恼火。或许是自己缺了点文化韵味了吧,在许多诗人的眼中,雨作为一个意象,多次被运用到诗句中。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自然也属于和山。当春雨绵绵的时候,正值“协力杯”足球赛如火如荼之时,算不上什么经典,但你的到来也不乏无味——技惊似作的远射,带着你一起飞进网窝;雨水,汗水,球衣交织在一起,像一个个盔甲,使队员们更加壮志雄心;而我只能是一名看客,自己的球艺不精,此时此刻我欣赏比赛,是你让我明白了喜爱足球,就是要“就是爱你爱着你,不弃不离,不在意,一路有多少风雨”。我们电气学院也随着雨点的啪嗒的节奏,踢入决赛,勇夺桂冠,成功卫冕。当炎热酷暑的时候,我们渴望来场暴雨,解解闷热的暑气,缓和烦躁的心情。或许了解,你性情;或许不了解,你冷漠,有时候乌云密布了老半天却又放晴了,有时候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却倾盆瓢泼,害得我们四处逃窜。也许感情正是如此,渴望之时等之失望,坦然之时遇之恍然。用心对待每一份感情,就像自然面对暴雨一样,不要急切,不要逃避。当秋风扫落叶的时候, 纯净的天空,随时都可能被阴霾覆盖,落叶和你一起飘落,看看路旁枯黄的树木,却依然心存理想。雨,被分成两个世界,一边是坚不可摧的顽固,一边是游荡的孤独。我宁选折这份孤独,在雨中漂泊,陶醉的孤独,走在湿滑的校园的小径上,少了红红绿绿的伞的陪伴,多了一点雨丝般的多愁善感。当寒风吹来的时候,伴者雨点和雪花,你全然化作了雪,静静的夜,深深的雪,苍白在黑暗中更显明亮,我们一起打雪仗,而点点的冰凉也躲藏在焦灼的微妙关系之后,让朋友之间更加友爱,短暂的时光也也如落雪般慢慢地印入更多人的记忆中。雪从天上来,他带着他的爱与我们同在。哎,又见雪飘过……
雨,诗人的眼泪,风花雪夜之后花落知多少。
雨,我的明镜,心碎之后何时才能理智。
雨,和山美丽的风景。
和山的溪,其实也未见多少,桥头那边这么大的“西蜜湖”已算不上什么所谓的小溪了,科院这边还好,到了工大那边,水势急得很,能下去,未必就上得来。我们这里偶尔也会有人在这里垂钓,虽然可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但也是一种“闲趣”。也会有人在这里摸摸螺蛳,同学也会在岸边的石凳上,垂柳下聊聊天。记得快放假的时候,一个同学要回家了,他将他的乌龟放生,或许是岸旁的石佛的压阵-----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其实广场那边有那么几处,不过平时也看不到几回,既不是连着山,再说山里有没泉水,加上如果老天再不赏脸,简直是少之又少。水道中的鹅卵石错综复杂的躺着,在阳光下干瘪瘪的,粗糙而又没生气,有那么几处的石雕显得有点新奇。难得来点雨,随着道流淌,鹅卵石饥渴地享受着,冒者泡,锃锃发光。夜里的时候,也会有蛙的叫声,清脆有力,顿时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学校不远处就是大清谷,那里的自然风光真是无懈可击,鸟语花香,泉水叮咚,溪水淙淙,一条条小溪匍匐在地表,溪中的小石,水草清澈见底,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纯粹的自然,哦,校园里总会带些“人文”,小溪也变得人性化,带者脾气,害羞。
和山风光,风调雨顺,芳草溪水。
和山生活
在很多人眼中,大学的生活就该是寻寻觅觅,浑浑恶恶的日子,一切都是60分为标准,学习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饭菜可以是随便应付,寝室可以是乱七八糟,时间可以是匆匆流走……有些人选折如此,也许他们觉得青春还有很多,大学里本该玩个痛快,以后可以捞回来。觉悟吧,年轻的朋友们!
学校的宿舍楼不多,除了校内有几幢,另外的大多在2K和东方通信。有些人住在东方通信,据说那里的条件差得很,这么说来我们还是比较幸运的,我和我的室友们是在2K留西百货的楼上,虽说我们这里没有阳台(开始是很不爽,后来慢慢习惯了),比起那肯定好多了。我们这里的寝室都还算比较大的(有几寝室甚至可以打半场的篮球了),没空调,没电视机,没洗衣机……家用电器是好象少了点,只要寝室关系融洽,就有“家”的感觉了,我也就知足了。平时没什么事好做的时候,几个人凑在一起打打牌,听听音乐,虽然平时有很多的空余时间,但寝室是呆的最少的地方。天热的时候,可以上顶楼乘凉,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东西,也难得大家凑在一起,或是在楼下的草坪上躺着,几个人一起来个小型的PARTY,溜达一圈再回寝室。虽说寝室制度上规定不准在宿舍区打球,嘿,随便拉,一下子走廊,楼顶便成了我们的运动场,运动无处不在。二楼以前有个KTV的叫“爱可信”,晚上害得我们睡不着觉,而且贼难听,后来突然搬走了,居然来了个D8,那节奏真是超强,三楼的同胞真是忍无可忍,难得想睡个好觉真的那么难吗?尤其是那些刚从网吧回来的。我们也是向学校反映了N次,但学校也是拿它没辙,好象是我们住着的寝室是留西百货的,哎,无可奈何!二楼还有个“天城”网吧,比较近的缘故,基本上那里都是我们留西的人,刚开学的时候那里的生意还好,但渐渐的不行了,机子又不好,优惠又少,勉强可以撑。住在留西的好处,因为楼下有个超市,许许多多的柜台,衣服,手机,电子产品,衣服,休闲,鞋子,内衣……购物真的轻松多了。应该说这里还算让我们住得舒心。
寝室的周围有许多的小吃,冷饮,水果店,我们留西楼西就有很多。回来的时候总要去逛一下,舒解舒解心情(尤其天热的时候)。寝室楼下的“小吃一条街”东西简单,实在,换句话说,难道这样的东西就能满足我们?虽然那里的服务很热情,周到,简简单单的一盘“酱爆螺蛳”,如何?附近还有一些小饭馆,像“金花小吃”,“和山人家”,“黔味”……,黔味是平时去的最多的,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就是不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别人介绍,还以为是这个“前卫”,也许那里真的是值得回忆的地方,第一次我们寝室几个在一起喝闷酒,室友的女友来了叫上了我们,还有……现在已经没什么味道了,苦的没了,甜的更不用说,也许这就是黔味!其实很多小吃啊,饭馆啊都在2K门口,虽说离宿舍不是很远(三百米之多),要知道我们是何许人也,太麻烦了。能说出来的也就“飘香馆”,“沙县小吃”,“沙街旺角”,听起来名字都很朴实,感觉都还不错,吃多了也许也会腻的,“飘香馆”是同学过生日的时候去的,“沙街旺角”是一次学长请客的时候去的,“沙县小吃”是开学第一天去的,每一家都去过那么一、两次,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心情。
早饭,永远都是那么急急忙忙的,带着它去教室,或者将它消灭在路上,简洁的。
中饭,永远是那么拥挤,学校虽有三个食堂,人会是越来越多的,慢慢习惯了就好。
晚饭,永远是那么浪漫,灯火通明的食堂,川流不息的饭馆。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想去市区逛逛,小和山这里的公交车少得可怜,因此是那么的麻烦。“假日12线”只能在WEEKLY才瞧得见,也是直接可以到达市区的,可想而知那挤的样,疯狂的玩了一天,匆匆地赶上“假日12线”的末班车,也顾不上有没有站的地方-----上去再说,就这样被挤得个把小时才到学校。其他的也就“310”、“336”“193”“213”,在我的记忆中好象没了。“193”是去黄龙,才刚刚开通的,大家也会一起看看球赛,关注绿城的表现,而看完比赛正好坐晚上的“213”回校,或是坐校车回来,那也是急急忙忙的,看完加上坐车差不多快到关宿舍门的时候。
看上去生活节奏好象很快,但其实不然。
和山人文
小和山在杭州郊区,没有太多的“标志性”建筑,像什么博物馆啊,公共图书馆,大型的书店……这也是很自然的。在我们学校的附近有几家的网吧,也许这也是一种“时尚”吧。“和山论坛吧”、“天城网吧”、“快捷网吧”、“晓风网吧”、“起点网吧”五家网吧,好象工大没这么多吧,有时候工大的同学也会赶过来这里上网。听别人说,还是平时的观察,去快捷的会比较多,它的机子多,而且也比较好,优惠措施也很多,或许是同学的习惯吧,其实起点的各方面的设施及服务不会比快捷差多少。平时有空的时候,会去上上网,我是那种很少上的,基本算不上,大一的时候也就去过没几次,是个位数的,自己不喜欢玩游戏,也许是没这方面的“细胞”,也不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或许就是“游戏白痴”。把它当作“娱乐”那是少数的,更多的人是把它当作是“工作”,把时间、金钱,身体当作“工作“的资本,换回的真正有什么呢?他们也不知道,真的是他们所说的“PK时的快感”?天气热的时候,那些“游戏爱好者”也会更愿意往网吧跑,因为网吧有空调,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PK,真的会是“避暑山庄”吗?只有他们知道。
学校以前没有很大型的图书馆,只有两个较小的,现在也正在处于合并当中,体育馆那边的破旧的图书馆搬向了A区,阅览室也作了调整,期盼中的电子阅览室还在筹建之中 。平时无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阅览室的人都是比较少的,零星的,稀疏的有那么几个人,真的有点冷清,自己也是很少去的那种,没借过几回书,一个学期大概去个5、6次,把书翻个几下,有回到图书馆了,或许跟工大比起来我们的图书馆、阅览室不够大,也没空调,这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自习室虽然只有那么一个,就在A区的图书馆边上,但其实那些我们平时上完课的也是。在平时,图书馆边上的那个自习室会有些同学在看书,不过很少,虽然望过去错综复杂地放着很多书,但是人依稀可见,这个地方只不过成了同学们上课时放放书的“中转站”罢了,我是一次都没去过,或许到了大二,大三也就不是这样了的。一旦到了快接近考试的时候,人会慢慢地多起来,,有些人奋笔疾书,有些人默默记念,那个自习室是满满的,我也是听同学说的。
或许有些东西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也正在试图改变。
我也会看到有些同学,在清晨时分,朗读英语;在晚自习结束后,自觉地留下来看会儿书;在考试考砸之后,默默掉眼泪,这些都是大一的时候。很是怀念高中的时候,我来自萧山三中,那里没有很好的设施,包括很多方面,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我们都在努力,正是我们的“三中精神”获得了省重点,正是我们的“三中精神”让我们续写三中的辉煌。
我们正在试图改变,一切也必须改变。
暂别和山
提着行李离开和山,去往暑期社会实践的路途,怎么样的期待,怎么样的离开;怎么样的离开,怎么样的期待。                                 
     从小和山到梅源
赶了一天的火车,我们和台风一起登陆温州,好象一切预示着困难正在向我们挺进,兴奋早已随着疲劳渐渐隐去。渐渐地雨也小了,小巴始入所谓的“工科院生态研究所”,冒着雨,搬下行李,抬头仰望灰茫茫的天空,心里早已没底,未来的几天是自己掌握,还是被这恶劣的天气以及差劲的环境戏弄,我们会成为他们考验我们的心理的“研究品”吗?
回想起小和山的雨,带点乡愁,柔和的带点乡村音乐。春天的连绵不断,夏天的突如其来,秋天的丝丝凉意,冬天的冷至心底,在诗情画意的和山,虽然没有多少的人文韵味,但多少带点情愁。
小和山的雨,诗人的眼泪,雨点飘落之后花落知多少。
小和山的雨,我的美好的回忆。
而这里,似乎更多的是纯粹的“自然”。狂风暴雨之后,高山流水,突奔而来,颇有番“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山多水的环境。在这小乡里。偶尔有几户人家,带着狗叫,有鸟语,却没有花香,有越剧,好象回到了纯真的童龄年代…..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任性,多了一份团结。
梅源的雨,成长的汗水,艰苦朴素之后才知生活的艰辛。
梅源的雨,我的深刻的记忆。
梅源乡,我们的栖息地,不是的,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一切矛盾似乎明显激化,心情似乎是兴奋的,又是彷徨的,天气是多雨的,但就要雨过天晴,空气是新鲜的,气氛有时是沉闷的。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不能像王维那样汲取情感,不能柔情似水,但我们也要为青春添彩。虽然我们身处异乡,处于如此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应该与大自然he xie相处,应该与当地的村民和睦共处,很多时候我们要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也许枯燥,也许乏味,我们是一个团队,应该表现出我们的凝聚力,合作中的枯燥将变得有意义,乏味将变得甜美。
没有了战争的年代,没有了蘑菇云朵,没有了饥荒之灾,流离失所只不过是几十年前的“主题”,但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们习惯了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了艰难困苦中的自力更生,是他们这种顽强的意志品质打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构建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站在这里我们只想在我们尚未成熟的心里播下革命的种子,在这里进行社会实践,我们只想体会中国的农村与城镇之间贫富差距有多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活在这里我们只想了解在这偏僻的山村信息和技术的流动转化性速度有多快,为了与时俱进加快信息化,使村子更具活力。
身为一个农村人,我应更了解“三农问题”,构建新农村是最新的主题;身为一个学生,我应该更明确地知道理论一现实的差距,应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用到工作,学习中去;身为一名新世纪的接班人,只有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肩负起重任。
虽然战争的年代已经过去了,革命的年代已经结束了,但曾经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头脑。我们应主动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从小和山到梅源,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深思的还有很多很多。
陶醉的,感伤的……
炎炎夏日,载着炽热的风,踏上去往农村之路。身处异乡,心情颇为复杂,而梅源这边风景独好,少了几分忧愁,但带回几分感伤。
几分陶醉,几分感伤。
陶醉的是处在市级生态示范乡---梅源,别有番“雨时季,头活水,村情调”的风味。这里有险要的峡谷,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有待我们去探索和考证,也许很多事物并不太深奥,在深邃中发现,在实践中得到乐趣。山水从峡谷中疾驰而下,依稀可以听到泉水的叮咚,偶尔遇见几个小动物早打转,冲刷着,流淌着……远处,似乎很近又很遥远,不远处建起了几个水坝,有几头老牛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水草,村民们利用这“天上之水”筑起了鱼瑭,看着鱼儿们在溪流中悠闲地游来游去,村民们乐呵着。他们的笑声不只是有了致富道路的甜美,还是苦中作乐的温馨,“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农村人爽朗的笑打破了山村的宁静。这里有种着密密麻麻的杨梅树,虽然没赶上正值季节,但从村民们口中得知,我们浮想联翩的是杨梅挂满枝头,香甜可口,垂涎欲滴,没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经典传奇,但也有“望梅止渴”的画龙点睛之笔。这里也有蛋鸽养殖基地,没有了沙滩海边的“沙鸥翔集”的壮观,“整体齐飞”的气势,它们在饲养笼中,丰衣足食,在狭缝中成长,积蓄能量,准备展翅高飞,也预示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加快,“鸟儿们”也正赶上了“建设新农村”之风,沐浴着“重视农村建设”的阳光,蓄势待发。这里还有“童子鸡”,“马蹄笋”……带着乡村色彩。
感伤的是在相对偏僻的山村,也在让我们无法知道的是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就算知道,也并不多,而山里的人们也不清楚外面的世界有多宏观,只有那些出来打工的知道点。声音随着大山的阻隔变弱,信息随着流通的渠道的减少阻塞。少了村民之间的交流,少了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少了村与城镇之间的交流,建设新农村的信息化之路变得迷茫,在党中央的密切关注下,信息化之路在扩大,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这是一条通往农村的“高速公路”。
其次,在平时的观察中,农村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是狭窄的,坎坷不平的,路边没有路灯,没有垃圾桶……道路建设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和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活力,感伤的农村,感伤的农民,带这传统意义上落后的帽子,乡镇,城市的高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及经济建设的缓不前行,造成了很大意义上的平和,差距似乎在加大……一切似乎像黄牛耕作,呻吟着脱贫致富。感伤有距离,感伤不平衡,感伤……
陶醉之后。有感伤;感伤之后,有什么呢?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梅源的美丽风光,带走了经历,带走了感想。
    有太多的东西留给了大一,很多回忆的时光,只想把它一一记录,不让它遗漏,汇成一本册子,有青春,有记忆。每当海潮涌动的时候,海水总会抹去我们的脚印,时间只能冲淡,不能磨灭。有太多的东西不能留下,愿它永恒。
沙发
发表于 2006-7-31 20:52 | 只看该作者
哎~~~~一年可真快啊~~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20:57 | 只看该作者
那可是相当的快,楼上的你是哪个学院的
地板
发表于 2006-7-31 21:19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学院   LZ类??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21:25 | 只看该作者
电气学院的啊
6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21:26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刚写好的,搁了好久
7
发表于 2006-7-31 21: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LZ是文学社的么??
8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11:4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啊,你是吗?
9
发表于 2006-8-1 21:26 | 只看该作者
偶是滴说.....
谢谢LZ滴文章哈~~~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21:35 | 只看该作者
大一的时候没留意和风文学社,所以没加入
11
发表于 2006-8-1 21:58 | 只看该作者
难怪溜走了个人才~~~~
12
发表于 2006-8-1 22:1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楼主感触颇深哦……
13
发表于 2006-8-2 04:27 | 只看该作者
:L这个,超级长么,下次再看了索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伊拉克的天空 的帖子

什么意思 ,无语
15
发表于 2006-8-2 13:35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真实
楼主加精奖励了!
继续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4-5-15 00:51 , Processed in 0.23094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