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259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文朗诵指导帖【第五届诗文朗诵大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拾枫 于 2010-4-15 15:31 编辑

朗诵指导

一、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二、朗诵前的准备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一)选择朗诵材料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一--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2.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3.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三、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一)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1.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3.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

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

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二)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

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

①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三)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如: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现鲁侍萍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四)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3.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四、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

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语言表达技巧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定义: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朗朗读者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一) 理清头绪:脑海里连续活动的画面----开头是?----接下来的变化?---如何发展?---结果?---那里是特写?---要心中有数,不温不火。

(二) 设身处地:处于事件的情理之中,主要是获得现场感,产生“我就在”的感觉。

(三) 触景生情:是情景再现的核心,朗读中特别强调积极的反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个具体的“景”的刺激,马上引起具体的“情”,又要完全符合稿件的要求。

(四) 现身说法:既然稿件中的情景始终“再现”,那么,把这情景再现的过程转述出来,朗诵者在脑中再现了文章中的情景,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加工制作,使听众产生某中情景的再现,从中受到感染。

内在语

定义:是指那些在朗读中文章的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即话里有话、弦外之音)

内在语的两大功能:揭示语句本质和语言链条

内在语的六种基本类型:发语性内在语、寓意性内在语、关联性内在语、提示性内在语、回味性内在语、反语性内在语

对象感

定义:对象感就是,朗读者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映,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面对屏幕是在“目中无人”的环境中,朗读者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对象感正是被朗读者用来作为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属于某种联想想象的东西。

在朗读中感受到受众的存在,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感觉到他们的确在听、在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停连 重音

一、停连定义:顾名思义,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的传神达意。在朗读中,语言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语句之间,总有休止中断的地方,时间有长短,都属于停顿范畴;有些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不休止、不停顿的地方,就是连接。

(二)重音定义:一篇稿件有许多表达独立意思蕴涵一定情感的语句组成,对那些重要的,主要的词或词组,朗读时,要着重强调,以便突出的明晰的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具体的思想感情。我们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

语 气

语气是朗读表达技巧之一。它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有两方面构成:(1)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2)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对前者有反作用。

具体的思想感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语气的思想感情(2)语气的分量;这是语气的灵魂。

语气的声音形式可以说是语气的躯体,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将通过恰当的声音形式体现出来。

节 奏

节奏是朗诵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表达技巧。主要表现在有声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把握节奏,首先要引发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重要的是把握有声语言的变化,这变化不同于停连、重音,也不同于语气,要着眼于“回环往复”。

运用节奏技巧,掌握的几种方法:

(1) 欲抑先扬、欲扬先抑

(2) 欲停先连、欲连先停

(3) 欲轻先重、欲重先轻

(4) 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50 | 只看该作者
  朗诵技能训练
朗读的技巧
        曾有一位醉心于写诗作赋的文学青年,拿着自己的作品请教于苏东坡,他声情并茂地朗读完,问能的几分.苏:"可得10分.""我说的可是3分写7分读啊."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朗读,确实能为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
        朗读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也是一门学科.朗读的过程是把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朗读者对文字语言进行音声化的再创作.需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传情达意的基本功.
        仅仅把朗读理解为放大声音来读是不对的,朗读是用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声音需要响亮,清楚,更需要有目的,有对象,有内容,有感情.这就需要熟悉朗读的内容,深入理解作品的含义,准确表达,声情并茂,给人以美感享受.
        生活语言:叙述自然,变化不大;
        朗诵:夸张渲染,表演性,装饰性强,变化很大;
        朗读:顺畅清晰,变化适中.
        朗读的总体要求是:读而不板,说而不演.
        读,必须严格按照作品的文字词语序列进行,不可增字,减字,改字,颠倒字.要字字清晰,声声入耳,声韵调正确,词或词组的轻重格式恰当,音变符合规律,句子结构分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于成功的朗读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对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很好把握,朗读就会变得呆板,平淡,成为简单的见字出声.读,就要停连恰当,抑扬顿挫,快慢有致,读而不板,有感情,有韵致,有趣味,有可欣赏性.
        说而不演,指朗读者要把语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理解,消化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变为朗读者自己要说的话,而不是生吞活剥,照本宣科,无情无义,有字无句的"字话",也不是与己无关,有口无心的"死话",更不是简单的念字出声.朗读要有艺术性,但和表演不同.表演要有所夸张,要渲染气氛,朗读不能这样.朗读的知识性,转述性,严肃性,质朴性,必须区别于朗诵的文娱性,趣味性,角色性,华美性.尤其是测试中的朗读,绝对不能追求表演效果.
        测试中朗读的核心要求是正确,规范——字,词准确无误,语流音变正确,停连,重音适当,没有方言语调.
        关于错,漏,回读——尽量不回读.回读次数少时,每个字都要按错误计;次数多时,在停断不当上要一次性扣分. 停断不当——破坏语义的完整性时要一次性扣分,因此应尽量熟悉篇章,理解文意,认真备稿. 方言语调——字调,句调都构成方言语调,如阴平整体偏低,曲折调过多,句调尾音上扬等.平时要注意四声的正确发音,尽量克服方音的影响,注意对语流音变的把握. 语速——适度,每分钟240字左右.
        朗读的状态:
        朗读者必须首先获得并保持正确的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尤其是心理状态.如果状态不正确,或过分紧张,张口结舌,或过分懈怠,发音不到位,草草了事;或激动万分,千头万绪;或追求技巧,三心二意;或强调固定,色彩单一.这些都达不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正确的朗读状态——
        信心百倍,积极主动——一定要引发比较强烈的朗读愿望,建立一种立即要朗读的迫切感.这种信心和愿望不是空洞的,勉强的,而是出于对朗读本身的兴趣爱好,发之于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和感动.
        全神贯注,进入作品——注意力要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投入到朗读中.进入作品,就是要把作品的内容,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
        动脑动心,有感而发——应做到"见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一切的一切几乎同时涌现出来,萦绕在脑际,流露在声中.朗读中要有第二次唤起.备稿中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感受如果不能在形之于声时既动脑又动心地表现出来,不能句句情动于衷,有感而发,那么任何准备与钻研,体味与酝酿都只能功败垂成.
        速看慢读,由己达人——紧紧抓住看,想,读这个过程,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词时,当然要反映到脑子里,尔后再就字出声.而每当正在读出看过的字词时,目光又要落到下一组字词.在边看边读,边读边想的过程中,存在着表里合一,纵横交错的复杂情况.不但要获得形象感受,还要获得逻辑感受,进而情动于衷,声形于外.看和想要非常迅速,速看包含着速想.看是为了想,想是为了读.读,就要从容,读得从容,才能由己达人.为了让听者听清,感受,共鸣,读一定要慢,一般平均三分钟五百字左右,每分钟字数并不一样,不要机械处理.太快——连滚带爬,嘟噜含糊;太慢——涣漫散乱,黏黏糊糊.
        全身松弛,用声自如——全身松弛并非懈怠,而是能松能紧,根据朗读需要可以随时调节.用声自如,并不是完全像生活中说话时的用声,也不是完全脱离自己说话时的用声,而是选取自如声区,用最佳音域和最佳音量,不要高音大嗓,也不追求虚声虚气.捏,挤,压,抻只能更糟.
        克服固定腔调——幼年读书时养成诵读习惯,或在朗读活动中认为某种腔调好,相沿相习,都能形成固定腔调.如念书腔"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唱书腔"见了老师行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念经式,小而快的声音来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朗诵调,夸张渲染得过分."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固定腔调使音与义隔,只闻其声而不解其意,不传其情,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克服.
        要改变言不由衷,消极被动的朗读状态,就要明确朗读目的,认真备稿,加强思想感情的运动,增强语感,切实把握语气的色彩和分量,使语流符合朗读规律.
        朗读目的——以事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备稿——把握主次关系,具体感受情节,达到有动于衷.(感受:形象感受——情景再现;逻辑感

        【训练内容】
        朗诵的综合训练
        【训练目标】
        1.熟悉朗诵的基本手段。
        2.把握作品的基调。
        3.适当运用体态语及其他辅助手段提高朗诵水平。
        【训练程序】
        1.复习本节有关朗诵的基本知识。
        2.模拟训练
        (1)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2)重音练习
        ——读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语法重音: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③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
        一一读出下面语句中的强调重音: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3)朗读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这首诗的最后三段,注意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
        请听听吧,这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坎下,
        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5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爱情诗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铺张的修饰,然而淡然中缓缓道来的誓言却震撼每一个人;轰轰烈烈也许是爱情的开始,但祥和总是爱情的归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简单,千古以来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几个时间飞逝,青春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诗经·国风·召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朴实而直接,没有矫情的掩藏;对于美丽女子的渴慕自然流露,求之不得的淡淡焦躁,想象未来时的喜不自禁,让每一个暗恋中的男子或女子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之所以倾倒众人在于它用虚幻而绝美的景色代替了爱情的描写;所有热烈的追求,焦急的渴望与艰辛的等待都化在一片水雾迷茫中;淡淡的忧伤和着萧索的秋后,让人不由自主地迷失。偶然间想起神话的歌词“风中摇曳炉上的火,不灭亦不休”,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不灭亦不休”,但是的确如同“风中摇曳炉上的火”,飘摇而难以捉摸。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许多爱情诗歌都充满惆怅,桃夭的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现在的人也许对于婚姻嗤之以鼻,然而没有婚姻的爱情如同风中飘摇的风筝,让彼此缺少温馨与踏实。很多女生喜欢看婚纱,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新娘,在桃花盛开的灼人粉色中享受幸福美满,这就是桃夭带给我的感动。
   
《摸鱼儿》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首元曲流传最广的应当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但带给我虽大感动与震撼的确是“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世上也许有很多人适合自己,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够与你终身相伴,朝夕相守;若是没有他,你的世界便会寂寞许多。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浩淼世界中何去何从?每每读到此句,心中无限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人们或许对于“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句更为熟悉;但在我眼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白日苦苦思念不得,梦里际会,却看到夫人临窗装扮,如同十年前一样;旧时的温馨重又回来,十年的思念一时间齐上心头,欣喜与悲伤,不知哪一个会多一点?
   
《离思》元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关于这首诗,不想再说些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古往今来能真正做到的也许为零,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可以爱上不同的人,但是还是让我们回忆一下理想中的坚贞与执著。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距离不会割断爱情”这句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否决,看着有人因为距离而分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首词。关于永恒和瞬时拥有,不想在这里讨论,只希望朋友们读到这首词时能够唤起心底最原始的对于爱情的感动。最后,仍然希望世上的恋人们能够拥有朝朝暮暮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57 | 只看该作者
占位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57 | 只看该作者
占位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57 | 只看该作者
占位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4:57 | 只看该作者
占位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4-5-15 00:17 , Processed in 0.61977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