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3695
中级会员
- 经验
- 点
- 和山币
- 枚
- 积分
- 163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9-4-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我是10年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现于美国纽约攻读master。正逢winter break,闲来无事,想起自己的出国历程,感觉有必要给学校提点意见,希望有人能够看到而有所作为,并由此来帮助我们学校的学生顺利出国留学。
来到纽约一年半,期间之辛酸苦辣不在此倾吐。其中一件让我有明显感触的事情是,我们学校,浙江科技学院,出国的人实在太少。从10年以来,我就读的hofstra university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大家都来自国内不同的高校,有浙江工商,浙江理工,上海交大,西南财经,东北财经,也有复旦,清华者。然扎堆于来自这些学校的学生中,我深感,我们学校的出国人数实在太少。每逢假期,很多同学便会去其他州“探亲”,去看望他们的同学,有同学跟我说,她本科学校班级的三分之一学生都出国来了。当然,这个数字是个例,有可能她就读的是一个国际班。但这不免让我为我们学校的出国学生比率感到“忧虑”。据我所知,和我一起出国的学生人数实在是寥寥数几。
当然我不是在这里鼓励大家出国,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校方能在有关环节与国内其他高校接轨,从而能给有出国意向的同学一点帮助,也使我们学校更好地做到,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更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接轨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国际交流项目有限。我第一次有出国的念头,是在上经管学院曹旭华院长的西方经济学的课上。他当时给我介绍了学院的一个出国项目,是和美国的休斯顿大学下面的一个分校。这一节课后,使我们班上的几名同学都燃起了出国的热情。虽然刚开始是朝着这所合作院校的方向走的,心想,既然是合作项目,自然是比较容易申请。但后来经过自己的一些research,发现这所院校的全美排名并不怎样,自己有能力申请更好的学校,于是就放弃了这个学校,转为改为自己申请。试问,如果我们学校有更多更好的项目,想必会引起更多同学出国的热情,能使我们有更多更宽的选择范围。
其二,成绩单。有有引路人是好事,但我们还需要有路,如果没有路,那我们就寸步难行。在我申请的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大学四年的成绩单。为了这件事,我往学院和学校的教务处跑了不下十余次。在学院拉出成绩单,然后拿回家自己翻译成英文,然后回到学院签字盖章,然后找负责老师签字,然后再拿去学校盖章,接着要等一周,需要检查,审核,然后再签字盖章。中间无论哪一个环节出错,你就要重新来一遍。鄙人愚钝,但不知这个过程是否能够简化一些。学校教务系统能否在学生要求的情况下,提供给我们一份英文成绩单,我想这不仅在出国时会有需要,有些去外企的同学也会有用到的可能。这样就省去了许多其中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翻译的标准化和准确性。
其三,学位证书。出国的另一个关键是学位证书。在处理这个issue的时候,真是让我焦头烂额,原因是,我们学校不提供英文学位证的认证。当你在准备申请,或者是在补交材料的时候,有几样必须提供的材料,其中之气就是大学本科的学位证书。当我把翻译好的学位证书提交给学校教务处的时候,要求他们在署名处盖章,他们给我的答复是,我们从来不提供这样的材料,我们没法给你的学位证书盖章。我劝解再三,还是没用。后来我动用了我所能动用的一切办法,解决了这么一个“小章”的问题。然后我到美国后发现,我的同学们,没有一个存在这样的问题。学校都是非常鼓励学生出国的,这样的盖章签字工作,以及上面提到的翻译工作,学校都是大力配合。
其他的一些留学辅导,还有中介服务,我在这就不提倡了,毕竟我们学校还年轻,没有那么庞大的出国人群。只希望学习能给想出国的同学一些便利,不要把他们的梦想扼杀在摇篮中。
如果有同学有意向来美国,也可以加我Q:415030008.
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