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浙江科技学院“2+3”项目?
从2000年开始,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应用科学大学、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等多所德国院校合作,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新生参与“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学生在浙江科技学院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和德语,经选拔在德国继续三年的专业学习,学习合格者将获得中德两校的学士学位,简称2+3项目。
|
“2+3”项目学生的培养方式为何?
浙江科技学院“2+3”项目学生由中德学院实行统一的教学安排和管理,学生入学后进行为期两年至少1000学时的德语强化学习,同时学习部分基础课程。两年学习全部合格,通过德国合作院校的专业和语言选拔考试后,也成为德国合作大学的注册学生,浙科院所学学分得到该校认可,在德国继续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分别完成德、中两校的毕业答辩,即获得德方应用科学大学学士学位以及浙江科技学院学士学位。中德学院也向德国部分大学推荐攻读大学毕业文凭学位(Diplom,用德语教学)和国际课程硕士学位(Master,用英语教学)的优秀毕业生。
|
“2+3”项目新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综合德国合作学校的反馈意见和历次出国选拔的经验,参与“2+3”项目的新生(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较强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开朗的性格,乐于与人交往,良好的外语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建筑学专业学生还应具有学习美学和美术的素质。家庭经济应能承担相应费用。
|
“2+3”项目的费用大约为多少?
“2+3”项目的共5年的费用可以分阶段计算:
在浙江科技学院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学费、住宿费与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相同。约需5500元/学年,据德国权威部门统计,一般外国留学生在德生活食宿费用平均约为550欧元/月,约合5500人民币;学生还要向德国学校缴纳学费约500欧元/学期(个别学校尚未实施),约合5000人民币,学生在德期间可结合自身情况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180天)勤工俭学,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德国不同的州和城市会向学生提供不同的优惠政策,如下萨克深州内所有交通对学生免费。
另加选拔和管理费用、签证费用、交通费用、以及在德保险费用等,在“2+3”项目五年的学习时间里,每位学生共需约25万人民币左右。
|
“2+3”项目的留学性质是什么?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规定,“2+3”项目学生在“2+3”项目协议框架下出国留学,属公派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享受海外留学人才优惠政策。
|
德国高等教育有何特点?应用科学大学的特点是什么?
德国是一个思想的国度,教育和科学、研究和开发被赋予核心地位。德国是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之一(占世界留学生人数11.4%排名第三),是国际顶级科研和专利开发的场所。德国有372所高校,其资金来源包括国家、基金会或科研项目。
德国大学的高教体系主要是综合性大学、工业大学、应用科学大学等组成,德国大学不以层次为主要划分,而是以社会分工分类。综合性大学致力于纯学术领域研究,工业大学致力于理工科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技术和艺术等大类。应用科学大学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专业能力,属于教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摇篮,为德国经济腾飞与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为适应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目前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制正向国际通行的学士/硕士制调整。
|
一般情况下到德国留学读取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德国对待外国学生留学是严肃认真的,留学德国一般要求是国内全日制大学正式注册本科学生,就读一年半以上;或者国内211大学学生;或者国内三年制专科毕业生;都要至少学习900小时德语,通过DSH或者德福(Test/DaF)考试后方可进入德国大学零起点学习。总的来讲,拿到学位至少需要六年半时间。
一般中国学士毕业生的赴德留学因人因校而异,按规定可减免一至四个基础学期,具体能折算多少完全取决于德国校方,没有统一标准。必要时申请者须通过"中期考试",这要求申请者应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德语水平。
因此,我校与德国高校多年的合作交往是双方相互认可学分的基础,包括语言学习在内明显地缩短了学
|
“2+3”项目留学有何优势?
相对其它留学模式,留学德国有多种优势:
1. 教育优势,德国97%的学生就读于公立大学,德国高校历来注重教育质量,其高校的教育和科研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世界各国都认可德国高校毕业学生的质量。我国工程院、科技部、教育部等的主要领导均有留学德国的经历。
2. 分段渐进,学生在国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德语,在基本语言能力过关和自理能力成熟的情况下赴德深造,利用一年的学习适应期,继续学习德语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适应德国的学习和实验节奏。
3. 时间优势,中德合作双方相互认可学分,缩短了包括语言学习在内的学制。
4. 管理优势,对我校留学生,德国高校和地方Government机构设有专人负责,德国高校组织好接待安排,有德国教授和学生辅导学习和生活,学生可以得到更多关心和有组织的指导。
5. 经济优势,与我校合作的德国大学学费低廉,不以收取学费为其招收学生的目的,高校经费主要源自地方Government财政教育预算支出。在欧洲德国生活费用稳定,可合法打工,补贴开支。
6. 深造、就业有保障。只要保持优良的学业记录,“2+3”项目留学生可以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在教授推荐下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具有全球择业的可能。
7. 有签证优势。凡涉及考试、出国手续、签证、住房等事宜均整体办好,出国留学生只需7万元自我经济保证(在德国一年的生活费保证费,是获得一年留学签证的必要条件),手续简便,签证成功率高。
8. 相比起来,参与“2+3”项目学生比专学外语的学生多了专业优势,比专业学生多了外语优势,比外语好、懂专业的学生多了国外学习、工作经验。
|
“2+3”项目的选拔过程是怎样的?
“2+3”项目的选拔分为两个部分:专业选拔和语言考试。专业选拔按专业的不同在每年的3—4月举行,在德中双方合作院校的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组织下,进行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通过专业选拔后,学生还需在5月份参加受德国下萨克森州科文部委托,由汉诺威大学预科院负责实施,在我校举行语言考试,并获得相关的语言能力证书。
|
“2+3”项目为何分专业类招新生?
通过德国大学的专业和语言选拔考试后,学生可以申报该校相同专业类下的具体专业。
|
“2+3”项目发展规模迄今为止的发展规模如何?
“2+3”项目从2000年发展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目前在德学生总数250余人,累计派送学生达300余人次,07年将派送80名学生出国留学;国内有学生240人左右,由中德学院统一管理。
|
在德国留学的学生怎样看“2+3”项目?
在德国留学的“2+3”项目学生对留学德国感觉是受益的和满意的。他们建议现在国内学习的学弟学妹利用好2年的时间,加强语言学习,注重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提升心理素质和自主能力,更多了解德国,有艰苦学习的心理准备,以待他日走出国门能尽快适应。希望母校和国内高校能借鉴学习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一些先进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法。
|
“2+3”项目的就业前景怎样?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国际化的浪潮之中,外语人才特别是有专业背景且具有留学经历的外语人才是最抢手的人才资源,“2+3”项目正是基于这一状况应运而生的。据不完全统计,在“2+3”项目已毕业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德国就找到了工作机会;也有被德国企业派往亚洲地区成为其商务代 理(此代 理广告与和山论坛无关,我们无从辨别真伪,请广大版民慎重对待);部分同学回国工作,大都在三资企业从事国际世贸业务的职位;也有部分同学选择留在德国高校继续深造。
|
在德国如何可以继续深造?
与国内情况不同,德国是个重实际不唯学历的国家,每个人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社会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学习与职业生涯,德国学生读研读博并非是主要选择。读研读博无需考试,只要学业成绩优良,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经教授推荐,就可以在本校或其它大学继续深造。
|
“2+3”项目的合作院校有哪些?
“2+3”项目与我校合作的高校主要是德国境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应用科学大学,目前“2+3”项目的在德合作院校主要有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应用科学大学、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埃尔福特应用科学大学、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科堡应用科学大学、奥斯纳布里克应用科学大学等等,基本覆盖了德国全境。鉴于与德国高校长期成功的合作和优良的生源质量保障。具体信息请点击中德学院网站首页上的相关链接。
|
“2+3”项目的前景怎样?
据跟踪调查和留德学生反映,学生素质成长显著,相比而言,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独立意识、创新思维和工作方法,他们在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培养了多元化思维,实现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在中国和德国,这种合作就规模和影响来说都是独特的、有吸引力的。两国地方Government、高校、企业和社会都看好这种类型项目的发展前景,还有更多的德国高校愿意与我校进行多样化的合作。
|
假如我没有通过留学选拔怎么办?
在“2+3”项目的协议框架下,若学生没有通过选拔,将被自动转入我校相关的二级学院继续四年制本科的专业学习,如没有通过选拔的机械类学生将在第三学年转入我校机械学院学习。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其他具体情况自由转专业,我校对校内转专业没有限制。
|
浙江科技学院能够为没有通过留学选拔的学生提供其它留学帮助吗?
除了“2+3”项目,我校还有其它一些形式的合作留学、实习等项目,如四年后攻读德国大学电子技术或数字通信硕士学位,“4+1.5”、“4+2” 等项目。我们也为希望留学德国的学生提供信息、指导和德语培训。
|
德语专业有无类似“2+3” 的合作项目?
自2005年开始,德语专业每年选派4-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应用科学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公派自费实习。从2003年以来,先后有5批19名德语专业学生赴德实习。目前德语专业已于德国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旅游经济管理系达成合作意向,将开展类似于“2+3”的合作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