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办手机卡就不能在食堂吃饭,将来也无法进出学校宿舍门。”在位于安徽合肥的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学生们向本报记者反映,在9月1日老生报到时,学生们都被告知必须去办理一个电信天翼手机一卡通。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所谓“电信天翼校园一卡通”其实就是一张天翼手机卡,办卡同时必须办理一部天翼手机,才能实现用手机卡进行打卡吃饭、洗澡、进门的功能。现在,安徽体育运动职业学院学校食堂已经停止原有饭卡系统,所有的学校同学、老师都必须办理电信天翼校园一卡通。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表示,在食堂吃饭必须使用电信天翼的校园一卡通,否则无法吃饭。
当记者以想给在学校读书的弟弟办一张普通饭卡为由进行咨询时,学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学生只能办理天翼“校园一卡通”。“交200元,100元是话费,100元是吃饭钱。领一部手机。”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只有凭天翼“校园一卡通”才能在食堂吃饭,另外目前学校正在完善系统,以后进出大门、洗澡也要凭卡。但她同时表示,使用一卡通每月还有19元的使用费。
记者同时走访了校园内电信的摊点,询问电信工作人员校园一卡通是否必须办理,她答复是肯定的,而且说:“这就是强迫性的!”
探访中,记者在该校大门处看到了这样的一则通知:“……由于学生公寓调整,以及实行了校园一卡通,请同学们按照以下规定办理报道手续……每位学生需办理手机业务(校园一卡通业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安徽合肥的其他多所大学校园里,都出现了这样的大学生“被手机”现象。
针对有关人士的质询,有关学校和合肥电信表示:他们采取的是自愿的原则,不存在强迫的行为,他们在设计中设计了一种“白卡”,不办手机卡也可以进行校园消费。然而记者随后进行的再次暗访中发现,众多的同学并不知道存在一种所谓的“白卡”,也没有人向他们宣传过,众多学生仍然在“被手机”。
电信天翼校园一卡通到底算不算强制消费?据权威律师介绍:“办电信卡是一种消费行为,学校推行‘一卡通’则是一种管理行为,可是如果将消费行为和管理行为‘联姻’,则为典型的强制消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