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生介绍)如今,艾迷们各自长大,拿着微薄的薪水或成为车奴、或成为房奴、或两者皆是,面对领导无理呵斥学会了曲意逢迎,胁肩谄笑,摇尾乞怜。为了按月还贷,艾迷们无法像自己的偶像一般,头也不回甩下一句:老子不干了!艾弗森是一种理想,他可以直接拿起啤酒瓶往老板的地中海砸下去,而不必像我们这类俗辈一般,面对老板的诸多要求只能恨恨地咬碎钢牙往肚里咽。当一个人不再年轻,当一个人丧失了那些天真的梦想,当一个人无法再永远充满激情的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希望而忘乎所以的拼命,当一个人最终开始被现实与时间压垮,当一个人终于开始被冷酷和荣誉催压,尽管如此,我相信这个人会依然告诉世人,他会在新的地方继续拼命。艾弗森是一种信仰,一种图腾,也就是icon和idol之间的区别。
人生有多少个10年?
最近,我总是在想,10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会做些什么,会不会记得自己曾经那样爱过一个叫艾弗森的人。我想我会记住艾弗森的,同样,也会记住艾弗森陪我走过的那些岁月。因为之于我,当帮主离开这个舞台后,NBA=Nothing But AI。当年不顾一切的逃课去看你的比赛,为买双ANSWER 4省下本应拿去泡妞的钱,买每一本你做封面的杂志,在球场上学你的每一个动作,然而这一切,再也不会有了。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不见得能站在世界的顶端,他们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着同一个目标,受伤也罢,失败也罢,他们从没有间断过努力。当他缠上绷带,再一次坚持,却不经意间承载了你我的梦想。不管结局如何,在我们的心中——他们永远年轻,他们永远是人生的胜利者。
梦者们的故事,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这就是追梦,这就是人生。我还没到林夕那年龄,一个可以有足够回忆去挖掘的年龄。但请允许我提前感受,感受一下倍感韶华已逝时的复杂心情,感受留恋过往时抽搐的泪腺。青春易逝,繁华易摧!父辈们会在听着罗大佑沙哑地唱《鹿港小镇》、郑智化拄着拐杖高唱《水手》时热泪盈眶,我们永远不懂他们对这两个老男人有多少敬意。正如现在很多人不懂艾弗森的伟大一样。
一方短碑,几抔黄土,江湖英雄冢自埋江湖人,艾弗森的墓碑注定要刻上“误解”。我们后世的子孙或许只能从我们这些“吹水佬”口中,才能了解到当年NBA曾经有过如此桀骜不驯的天才,他能够凭借只手之力左右天下。但我真的很担心,当我们这些传道者慢慢逝去,后世还会有多少人能够从那块被刻上“误解”的孤坟残碑上的寥寥数语中读懂艾弗森的骄傲?
10年前,NBA不易读懂,答案难寻答案。
10年后,NBA太多变迁,答案无迹可觅。(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