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7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Intel官方超高清大图:微处理器40周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3: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jialei0907 于 2011-11-7 13:05 编辑

1971年11月15日,Intel开发了全球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时至今日即将整整40年。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Intel今天放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尤其是历代17款处理器的超高清大图特写(外壳与内核),值得收藏,不容错过。


首先来看一段老祖宗4004与当今最快处理器Sandy Bridge Core i7的有趣对比:

1、对比晶体管速度,4004就像是蜗牛,每小时前进5米,而现在就是肯尼亚选手帕特里克·马卡乌·穆斯约基今年9月25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马拉松长跑记录:2小时3分38秒,平均时速20.6公里。从频率上对比,二者就分别是蜗牛和闪电博尔特。

2、如今一台笔记本每年的能耗价值约25欧元(¥220),而如果1971年来处理器功耗不变,如今的笔记本每年要在能耗上支出大约10万欧元(¥87万元),没几个人能用得起。

3、4004的内核包含2300个晶体管,Sandy Bridge则是9.95亿个,就像一个小村落和整个中国的人口对比。如果每颗晶体管都是一粒米,9.95亿颗足够波兰波兹南、德国斯图加特、英国格拉斯 哥或者任何56.7万左右人口的大城市的所有人都饱饱地吃上一顿。

4、Sandy Bridge采用32纳米工艺制造,内核面积216平方毫米,而如果使用4004的10微米工艺,Sandy Bridge的内核面积将是21平方米,或者说7×3米。感谢摩尔定律。

5、4004的频率为74KHz,Sandy Bridge则可达4GHz左右。如果汽车的速度也照此提升,那么今天从旧金山开到纽约,或者从葡萄牙里斯本开到俄罗斯莫斯科,都只需要1秒钟。

6、从4004到Sandy Bridge,晶体管的速度提升了5000倍,功耗只有当初的5000分之一,价格则降低到了50000分之一。

7、贝尔实验室1947年发明的晶体管有一个手掌那么大,而在22nm三栅极工艺下,一个针头(直径约1.5毫米)的空间就能放下10多亿个晶体管。

8、一个英文句点(0.1平方毫米)就能容纳600多万晶体管。

好了,下边开始看图——


4004处理器:740KHz(0.74MHz),10微米


4004内核


8008处理器:0.8MHz,10微米


8008内核


8080处理器:2MHz,6微米


8080内核


8086处理器:10M/8/4.77MHz,3微米


8086内核


8088处理器:8/4.47MHz,3微米(不好意思这一张没有大图)


8088内核


80286处理器:12/10/6MHz,1.5微米


80286内核


386 DX处理器:33/25/20/16MHz,1.5/1微米


386 DX内核


486 DX处理器:50/33/25MHz,1/0.8微米


486 DX内核


Pentium奔腾处理器:66/60MHz,0.8微米


Pentium奔腾内核


Pentium II处理器:300/266/233MHz,0.35微米


Pentium II内核


Pentium III Xeon至强处理器:1GHz-600MHz,0.18微米


Pentium III Xeon内核


Pentium 4处理器:2.0-1.4GHz,0.18微米



Pentium 4内核


Pentium III Mobile处理器:833/866MHz,0.13微米


Pentium III Mobile内核


Core 2 Duo处理器:1.8GHz,65纳米


Core 2 Duo内核


Core 2 Quad处理器:2.4GHz,65纳米


Core 2 Quad内核


Core i5处理器:45/32纳米


Sandy Bridge Core i7处理器:3.4GHz,32纳米


Sandy Bridge Core i7内核

最后是Intel绘制的处理器进化史和未来派艺术家Brian David Johnson、Elina Hiltunen共同完成的未来计算40年畅想。


处理器进化史(完整版)


处理器进化史(精简版)


未来计算40年(第一部分)


未来计算40年(第二部分)

文/驱动之家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3:02 | 只看该作者
点击图片可看原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11-7 13:2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11-7 17: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顶, 顺便留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5-1 04:45 , Processed in 0.11870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