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969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科技学院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及制造、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基础、机电控制基础、 数控技术、CAD/CAM基础、自动化制造系统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高校从事产品造型、设计、数控加工、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应用、开发和教学等工作。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可赴德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术实习。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材料成型加工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成型加工领域内从事模具设计制造、 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CAD/CAM技术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从事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工作。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可赴德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术实习。


车辆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汽车行业从事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检测、营销及技术服务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原理与设计、底盘设计、汽车电子与控制、汽车试验技术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高校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设计制造、检测、营销及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可赴德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术实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16 | 只看该作者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机控制及应用技术、信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电子及智能化产品开发等综合能力的宽口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模糊控制理论、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工程软件设计、电器与控制、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很宽,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IT行业、各类企业和公司及管理机构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控制与应用、电器控制、电子和电器产品设计的专业技术工作,也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


自动化(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控制工程、信息工程和系统工程理论基础、自动化控制和过程控制技术、电工、电子及微处理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面向企业、面向实际综合应用技术型能力的宽口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很宽,可在高科技公司、IT行业、电力、制药、化工、炼油、交通、通讯、冶金、造纸等行业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研究制造、经营管理等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控制理论、电子计算机及外语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检测理论和测控技术,具有一定的设计开发、应用研究和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控制器原理与接口、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精密机械设计、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仪器设计基础、测控电路及装置等,双语教学课程:虚拟仪器及LabVIEW语言。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程测控技术、智能仪器、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机电一体化的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管理工作。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学,按理科招生)
    本专业定位于学习智能型的建筑。目前智能化系统的开通率、无故障运行率、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各个层次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智能建筑”应该是“智能”加“建筑”。“智能建筑”不仅需要自动控制、通信、办公系统、计算机网络,更不能离开建筑这个载体,以及为 建筑服务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各种建筑设备;
   职业前景:主要面向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气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 管理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前景将主要是面向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气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作为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建筑智能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并带来空前的效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就业前景广阔,是被广为看好的朝阳专业。
   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1)楼宇智能化设备:
◎ 楼宇设备管理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大厦管理自动化系统、火灾自 动报警及控制系统;
◎ 安全保卫智能设备、门禁出入口控制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巡更系统等;
◎ 防火、防盗门、锁、保险柜等;综合布线系统、光缆、配线架等;
◎ 办公通讯自动化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可视电话、闭路电视;
◎ 防盗报警系统、夜间安保巡视设备、紧急照明等;电视监控系统、多表远传 系统;
◎ 车库管理系统、智能卡、磁卡等;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程控电话交换 机、会议电话系统等;
◎ 能源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
◎ 智能楼宇系统的大型集成商,智能化楼宇/住宅/小区的成功开发案例。
2)建筑电气及照明:
◎ 建筑供配电设备、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断路器、开关等;
◎ 专业照明,包括:户外、建筑、工厂和街道照明;光源、电灯泡和二极管技 术;专业灯光及配套设备(霓虹灯、LED灯、舞台、电影、电视灯光)。
◎ 家居/室内照明,包括:家居,花园和公共场所的现代及传统照明;
◎ 各类开关、插座、电缆、电线、电缆附件、线槽、建筑物防雷产品、开关电 源等。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16 | 只看该作者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一个二级学院,拥有7个专业。在校生2000余人,教职工1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工21名,博士8名、硕士40余名。多名教师曾留学欧美,是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经验、能胜任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以及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学院建有:电子技术与EDA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实验室、微控制器与DSP开发实验室、计算机通信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软件开发实习中心、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大规模计算机微机等一批较先进的实验室,并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可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学院遵循“求实创新”校训,突出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二千余名高级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计算机硬件、软件、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设计、研究、应用、开发和维护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将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综合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技术与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和维护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较宽口径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扎实的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础知识;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通信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通信及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研究、设计、应用、开发、运营或维护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较扎实的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础知识;以适应各行业通信与计算机工作的需求。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信息获取和处理、计算机应用及光电技术等综合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既具有电子信息系统、产品、设备等硬件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又具有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工程设计、模拟仿真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运用计算机和影视技术从事教学系统和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教学环境的建设、管理、维护的高级专门人才。下设三个专业方向: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多媒体影视技术和职业教育技术与管理。




数字媒体技术(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数字媒体领域开发与制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数字媒体领域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进行数字媒体项目的开发,及对传统媒体产业的数字化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澳联合培养,工学,按理科招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复合型学科素养,较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商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从事信息技术与系统的分析、开发、管理、教学、或电子商务方面等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18 | 只看该作者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工学,按理科招生,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综合基础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美术、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给水排水、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各级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和规划工作,或到城市建筑管理部门从事城市建筑的管理工作,也可到风景区、园林部门从事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和规划工作,或从事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工程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各级城市规划设计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或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也可到建筑设计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及风景区、园林部门从事风景园林规划工作,或从事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管理及工程建设监理的高等工程化人才。掌握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基本理论。具有建筑施工的生产组织和经济管理能力及工程质量评估的能力。具有从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能力和开发研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经济管理。
    就业去向:该专业培养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等工作,具有较强工程适应性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设计研究院、建设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房地产部门及一些单位的基建部门工作,亦可在市政、交通、金融、教育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给水排水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水资源及水质评价、水质净化及废水治理工程的工艺设计、施工、运行调试、技术经济管理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水分析化学、水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基础、水泵及水泵站、给水排水施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工混凝土结构。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建筑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城建与市政部门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亦可从事相关的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或到环保部门,水厂等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18 | 只看该作者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化工、轻工、医药、环保等方面的生产过程、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和研制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等。
    就业去向:该专业适用性广,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和分析监测部门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制药工程 (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等工程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理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微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制药工程的管理与研究工作;也可到国有、外资企业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研究工作;也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知识,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艺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业机械与设备、计算机应用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部门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生物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酶工程、分子生物学、生化工程、生物工艺学、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工程、发酵设备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工程的管理与研究工作;也可到国有、外资企业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研究工作;也可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从事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生产经营和管理及新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功能材料、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成型与加工、材料近代测试分析技术。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部门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也可以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19 | 只看该作者

轻工学院

轻工学院
轻化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轻化工程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工程设备及其工程管理,能适应从事轻化工程生产、工程技术研究、工程开发设计及工程管理的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植物纤维化学、制浆原理与工程、造纸原理与工程、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制浆造纸设备、工厂设计、仪表自动化等。
就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企业从事轻化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设备安装和管理工作;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理论研究、应用开发性研究及教学科研工作。


包装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包装系统设计与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包装工艺、结构、造型、装潢设计与印刷等方面国际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包装概论、包装材料及加工、包装工艺学、包装造型及装潢设计、包装印刷技术、印刷色彩学、包装防伪技术、文字与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从事包装机械设计、包装工艺、结构、造型、装潢设计与印刷等方面的工作。


印刷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图文信息处理、印刷复制工艺、印品质量管理、印刷生产管理、印刷材料及印后加工等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在印刷企业、科研院所、各类院校以及出版社、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图文复制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与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光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印刷色彩学、印刷工艺学、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及适性、信息记录材料及应用、图像处理及制版原理、文字信息处理、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电子出版技术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印刷企业从事印前制版、印刷复制、印后加工、电子出版等各个环节的图文设计、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在各类科研院所、新闻单位、出版社、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或者在各类院校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7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1 | 只看该作者

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
服装艺术设计(文学,按艺术类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确定、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能力,对服装工业的发展趋势、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有一定的研判能力,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与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时装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男女装构成、童装构成、基础图案、服装材料、缝制原理、服装造型及设计概论、成衣设计、服饰品设计、工业样板制作、法律等。
    就业去向:在艺术设计、服装公司及高、中等教育领域从事服装设计、服装教学、策划、研究开发、设计制作、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文学,按艺术类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画等。
    就业去向:在艺术设计、装潢设计及高、中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作、教学、管理等工作。毕业后可去相关视觉传达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创意公司及出版、宣传媒体机构从事平面及三维设计、策划、研究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文学,按艺术类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图案、三大构成、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史论、专业技法、艺术设计CAD等。      
    就业去向:在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高、中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作、教学、管理等工作。可去相关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艺设计及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等相关的公司、企业从事策划、设计、开发工作。

工业设计(文学,按艺术类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备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产品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产品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基础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电脑美术、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机电基础、人机工程学等。
    就业去向:在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及高、中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作、教学、管理等工作。也可去相关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的研究开发部门从事产品造型设计、策划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


工业设计(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备艺术(产品造型)设计、工业设计与创作、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和研究等专业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在艺术(产品)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产品)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可获得设计创作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基础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电脑美术、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机电基础、人机工程学等。
就业去向:在工业设计及高、中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作、教学、管理等工作,同时能在相关的工业(艺术)设计研究开发部门从事产品造型设计、策划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

动画(文学,按艺术类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影视动画设计创作、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策划等方面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影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影视动画设计及制作技法,使之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动画概论、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原画创作、动画运动规律、脚本设计、分镜头设计、三维动画、影视非线性编辑合成等。
    就业去向:能在各类动画企事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影视片头、广告创作、游戏美工、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公司企业、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性能研究、服装生产经营管理、服装贸易和服装科技开发的高层次专业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材料、平面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成衣工艺学、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工业样板、服装市场营销学等等。

就业去向:可从事纺织与服装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服装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业化成衣设计与计划,时装情报管理及商品品质技术管理等工作。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2 | 只看该作者
艺术类专业设置情况


1、艺术设计: (按艺术类招生,文理兼招,文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有艺术设计创作、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设有服装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设计能力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基础图案、三大构成、服装设计学、构成学、工艺学、立体裁剪、计算机辅助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外部环境设计、环境与规划、电脑美术、阴影与透视等等。

2、工业设计: (按艺术类招生,文理兼招,文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与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学生在校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造型及制作技法,使之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及各种产品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创造性地表现在产品造型设计上。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基础设计、效果图、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模型技术、设计制图等等。

3、动画: (按艺术类招生,文理兼招,文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影视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影视动画设计创作、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策划等方面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能在各类动画等企事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影视片头、广告创作、游戏美工、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影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影视动画设计及制作技法,使之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动画概论、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原画创作、动画运动规律、脚本设计、分镜头设计、三维动画、影视非线性编辑合成等。


4、服装设计与工程(按理工类招生,限招理科生,文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公司企业、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性能研究、服装生产经营管理、服装贸易和服装科技开发的高层次专业和管理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强化外语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服装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成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艺术与工程结合特色。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材料、平面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成衣工艺学、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工业样板、服装市场营销学等等。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3 | 只看该作者

历届设计与艺术系学生参加各类比赛部分获奖情况








中国国际时装周服装设计大赛全国十佳设计师1998届
胡晓明中国国际时装周服装设计大赛全国十佳设计师1998届

首届“真皮标志杯”全国皮装比赛一等奖1998届

赴丹麦Saga青年设计师进修选拔前六名.获准赴丹麦1998届

中国服装设计大赛新人奖2002届
王伟波第二届“兄弟杯”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大赛国家奖1995届

中国服装设计大赛二等奖2001届

首届“真皮标志杯”全国皮装比赛二等奖1997届
王敏飞浙江“鹳山杯”校园服饰设计大赛二等奖2000届
高华芬浙江“鹳山杯”校园服饰设计大赛二等奖2000届
兰金美浙江“鹳山杯”校园服饰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2000届

“导向杯”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三等奖1996届

“导向杯”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三等奖1996届
吴朝阳浙江“鹳山杯”校园服饰设计大赛三等奖2000届

首届“鄂尔多斯”羊绒时装设计比赛铜奖1995届
戴凌云第二届“斐孟达”全国皮装比赛铜奖1996届
徐英丽首届“贤成杯”全国时装设计比赛铜奖1996届

中国现代民族服饰大赛决赛阶段1999届

“北天鹅”服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3届

第三届“蒙妮莎”全国职业时装比赛优秀奖1996届

第二届“真维斯”全国休闲时装赛优秀奖1996届

第五届全剪奖“绅浪标”全国时装大赛优秀奖1997届

香港19971寸装设计大赛优秀奖1997届

“中纺杯”亚太青年设计师选拔赛优秀奖1999届
戴凌云第三届“中华杯”全国时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7届

第三届“中华杯”全国时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6届
徐长波第二届“乐腾达”全国男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8届
戚孟勇首届“真皮标志杯”全国皮装比赛优秀奖1997届

第五届“金秋奖”全国编织时装展优秀奖1996届
何朝晖全国首届“汉鼎杯”皮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7届

“中大杯”服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5届
汪剑平第二届“乐腾达”全国男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6届
汪剑平首届“波斯登”冬季服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6届
赵曹波首届“波斯登”冬季服装设计比赛优秀奖1996届
张晓帆首届“真皮标志杯”全国皮装比赛优秀奖1998届
支炳军第二届白金创意大赛优秀奖2002届

中国国际电脑设计大赛优秀奖2002届
潘传义中国国际电脑设计大赛优秀奖2002届
卢雯霞“喜得宝”杯中国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大赛优秀奖实用单项奖2000届

第八届“大连杯”全国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优秀奖1996届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4 | 只看该作者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物流工程(工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学、管理学理论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能适应现代工业及物流发展需要的跨工学、管理学等学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物流概论、运筹学、管理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子电工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生产运作与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现代物流技术及设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
就业去向:能够在现代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外资企业、外贸企业、港口、机场等领域从事物流系统及其技术的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


工业工程(管理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系统管理素质和能力的、具有科学和工程知识背景的、有定性定量分析能力的,能在经济与技术相接合的管理系统中,从事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员。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电子电工技术、系统规划与控制、系统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生产工程控制与管理、管理学、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公共事业、服务业、各种企业、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从事系统设计、运行管理和新项目开发的技术管理,也可在教学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按理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Government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科研单位、Government部门、大专院校等从事信息收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信息管理维护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外贸英语、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Government机构,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咨询、管理、实务、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文学,按文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的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够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生产运作管理、公共关系学、物流学、服务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营销理论研究、教学等工作。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5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英语(文学,按文科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英语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语文应用能力强、并且以科技英语、贸易英语为侧重面,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英语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对外交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且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科技贸易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经贸英语、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跨文化交际等。
就业去向:适合于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英语教学、研究、翻译及科技贸易等工作岗位。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6 | 只看该作者

理学院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软件方向、金融数学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信息处理问题,能在科技 、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育、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概率论、数理统计、 数学模型、运筹与优化、数据结构、信息论基础、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
二、应用物理专业(光电技术方向、材料物理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在光电技术或材料物理等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基础物理、电子技术、理论物理、结构与物性、固体物理、应用光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传感与检测技术、材料物理、功能材料概论、光纤原理及应用等。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6 | 只看该作者
经省教育厅批准,从2000年开始,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应用科学大学、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等多所德国院校合作,每年从新生中选拔部分学生参与“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目前已有四批两百余名学生赴德国合作院校继续学习。其中两名学生以出色的表现分别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颁发的2003年度、2004年度外国留学生杰出成绩奖,部分优秀学生获得德国企业的奖学金资助。该项目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工作单位多为德国企业或中德合资企业,部分毕业生在德国继续深造。
    在“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基础上,2005年学校组建了中德学院。中德学院结合中德双方的教育模式和优势,综合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科学技术、工程研发实践等教育环节,联合培养具有良好国际交流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2005年起新生以中德学院名义纳入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按机械、信息电气、土建、建筑、生物化工、艺术(美术)等六大专业类招生。2005年首次招收150名新生。中德学院负责对“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学院按专业分类制定培养计划,根据加强语言、注重专业基础的原则,强化德语语言能力培养,衔接德方的教学计划,包含了德国有关大学前两年的主要课程。学生顺利完成为期两年的基础教学,通过德国合作院校专业和语言选拔考试后,赴德国继续学习三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浙江科技学院学士学位及德国合作院校的相应学位(Diplom FH学位或学士学位)。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22:27 | 只看该作者

人文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负责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应有贡献。

学院拥有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兼职教师15人。其中,专职教师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2人。硕士研究生25人,博士研究生4人,职称、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

学院近几年承担20余项国家、省、市级纵横向课题;发表200余篇科研论文;出版十余部教材、著作;2人被学校评为教学优秀奖,3人被评为“十佳青年教师”;4门课程被评为重点建设课程。

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纲要和人文素质教育六个教研室。

汉语言文学(文学,按文科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中文专业的知识体系,具有较为宽厚的人文和社科知识基础,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能胜任文化管理与服务、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企事业部门的文秘与宣传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中文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写作、文化学概论等。
就业去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工作;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采编、文学评论、文化宣传或其他文职工作;企事业单位的文秘管理和服务工作。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01:32 | 只看该作者
顶上去

大家报志愿的可以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5-22 23:38 , Processed in 0.14765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