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87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江晚报:“关你屁事”透示权力傲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日中午,“我的汽车有话说”主持人于虎帮市民连线嘉兴市车管所咨询一个事,打了五个电话。前三个电话不是没人接,就是被突然挂断,或是被很不耐烦地打发。第四个电话于虎问了句“你贵姓?”,电话就被挂断了。第五个电话,于虎问:“你贵姓?”没想到接电话的女子脱口而出:“关你屁事啊!”

  这段对话的录音在网上广为传播,很多人称这个车管所的女子为“世上最牛的接线员”。

  如果打的是别人的私家电话,问人家贵姓,回答说“关你屁事”,我们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感觉一个女子这样说话还是缺点修养。问题在于这是一个“车管所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而设的咨询电话,是职能部门花纳税人的钱设立的服务窗口,也是展示“车管所的整体形象”的一个平台,任谁听到这句粗话都会火冒三丈的。

  先看看于虎有没有权力问人家“贵姓”。于虎打职能部门的咨询电话,问人家“贵姓”,除了礼貌,在客观上也是让对方明确自己的责任,即让对方明白要对自己的服务负责任,这个权力应该是有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服务人员有义务回答自己的“贵姓”。

  再看看车管所女子的“贵姓”为何这般“贵”。这个女子接电话时听到别人问她“贵姓”,可能觉得被冒犯了,因为她可能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这样礼貌而不卑不亢的方式向她咨询。或许她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车管所的接线员,面对群众时身份也很尊贵,打来的电话必须低声下气才行,怎么可以随便问她“贵姓”呢?忍无可忍,粗话也就冲出口了。

  事实上,在最后一个电话里,于虎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自己来自杭州的一家媒体,面对媒体的问询,尚且能表现得如此牛气冲天,由此可知一个平头百姓打去一个电话,会有怎样的待遇了。如果说她们是烦媒体的问询,那也是对媒体监督与公众知情权的蔑视,表现出十足的权力的傲慢。

  所幸的是,嘉兴车管所认识到工作人员的错误后,马上赶到杭州道歉,每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当从此事中吸取教训: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别动不动让整个部门为你而向公众道歉。

  ■洪信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2:17 | 只看该作者

杭州电台连线嘉兴车管所 对方称“关你屁事”

  嘉兴车管所领导专程赶到杭州道歉

  实习生 林燕 本报记者 翁浩浩

  早报讯 昨天中午,在杭州交通经济电台“91.8”的《我的汽车有话说》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于虎连线嘉兴市车管所,没想到电话那头的人竟甩出一句“关你屁事”,由此引发了众多市民的不满。



  下午,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专程赶到杭州,为这事道歉。他们解释:说“关你屁事”的当事人是个志愿者,不懂事。

  电台直播爆出“关你屁事”

  昨天中午11点30分,市民邵小姐打进《我的汽车有话说》咨询:亲戚买了一辆吉利自由舰想上牌,但嘉兴市车管所说,必须要办暂住证半年以上才可以。而亲戚虽然办暂住证才没几天但实际已经在嘉兴住了三年。她打了很多电话去车管局但始终没得到明确答复,寻求帮忙。

  于虎马上连线嘉兴市车管所。第一个电话,开始是通的,突然被挂断。第二个电话,有人接了,是位大姐。“请问你贵姓?”于虎自报家门后问。“你有什么事情问好了,我知道的我跟你解释,我不知道的给你电话号码。”听声音,大姐最近似乎有点烦,报了个号码就挂掉了。按照大姐提供的号码打过去,没人接。

  第4个电话,还是打原号码,漫长的等待后终于有人接了。但于虎“喂”了半天,对方始终一声不吭,后来电话那头终于传来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于虎问:“你贵姓啊?”,对方把电话挂了。

  第5个电话,通了,又是哪个女孩子的声音。于虎问:“你贵姓”,没想到对方脱口而出:“关你屁事啊!”于虎火了,要投诉。对方似乎无所谓,最后还是把电话挂断了。

  一小时引来300条声讨短信

  因为当时是直播,所有听节目的人听到了“关你屁事”后,都火了。从11点半到12点半一个小时里,有约300位听众给“91.8”发来短信。

  有的人连忙安慰于虎,让他不要和对方一般见识,大热天消消气。有的人直截了当地说那个小姐没素质、没教养、没礼貌。有的人很幽默,说可能这位小姐姓“牛”,今年还是她的本命年,还有的人强烈要求当事人向大家道歉。

  车管所领导来杭道歉

  一听说“关你屁事”事件后,昨天下午,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就赶来杭州道歉。

  “中午接电话的人一共有3个,第一个人是我们车管所负责二手车上牌的正式导办员,后面两位都属于志愿者导办员。”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解释,志愿者导办员是车管所为了方便群众办事,特地添加的岗位。不过,志愿者导办员既不属于车管所职工,也不属于在编临时工。

  “当然,这位志愿者毕竟是在车管所做事,损害的是车管所的整体形象,我们会对此事负责,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避免类似不文明事件再发生。”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说。
板凳
发表于 2009-7-14 12:18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笑而过!只能——
地板
发表于 2009-7-14 12:1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就坐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2:18 | 只看该作者

嘉兴,请晒晒“关你屁事”的志愿者

7月10日,在杭州交通经济电台一个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连线嘉兴市车管所,接电话的人回答说“关你屁事”。当天下午,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负责人为此道歉,称“关你屁事”的当事人是个志愿者,不懂事。

发明创造是我们中国人的天性,城管里“临时工”,派出所里有“协警”,这都是在出了事后的临时补救说辞,既然他们没有执法权,为什么要让“临时工”和“协警”违法“办案”?那负责人是否也存在违法的嫌疑?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的发明创造正在更新发挥,“临时工”“协警”已陈旧不新,就把屎盆子扣在了志愿者的头上,推却自已人爆粗口的领导责任,因为自已单位是个很文明的部门啊,那能出现这样的不文明的行为?这不是给文明抹黑吗?

车管所也有志愿者?牛的不能再牛了,政府部门可以不花钱雇用工作人员,而且出了事还不用担责任,真是一举多得啊,辽河鱼真是服了,心服口服外带佩服,高,实在是高。

做为一个志愿者,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应是第一条件,时时保持一个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是最基本的底线。如果嘉兴警方说是志愿者的作为,请把这个志愿者拿出来晒晒好吗?这样一个无素质的志愿者,也好让我们引以为戒,希望你们不要以“保护隐私”来拒绝。以便晒出来的真假,可以用语音鉴定来辩其真伪,以还志愿者是非清白。

嘉兴“志愿者”不搞明白,我们的一些部门就会以为屁民都是白痴和傻子,在以后就会出现“打更的”、“扫地的”、“卖菜的”、“送水的”、“门口烤地瓜的”、“收破烂的”、“来办事的”、“送快餐的”、“精神障碍者”、“打酱油的”、“上厕所的”等等吧,来玷污大家的智商。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公务员队伍是最庞大的,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缺拿纳税人钱的不办事的人,一些机构几乎都超编,要是一切都用“临时工”“协警”“志愿者”来代替你们做事,就证明你们一天什么也不做,难道你们一天就是吃请喝茶炒股斗地主?大家都知道,志愿者是不拿工资的,比“临时工”和“协警”更廉价,要是没有一个很好的道德素质,怎么能成为一个志愿者?

一出事就把责任推到“临时工”身上,本来就是对“临时工”身份的一种侮辱。现在开始侮辱志愿者。足以说明,这些人在官员的眼里都是素质低下、没文化、不务正业者的群体、弱智、不懂事,就是他们手里的橡皮泥,想咋捏就咋捏,看心情而定。

辽河鱼想,一个志愿者都牛成这样,要是正式工作人员,那还不得上了天?

强烈要求嘉兴警方,将这个不懂事的“志愿者”放出来晒晒,看他是一个怎样的“牛人”?
6
发表于 2009-7-14 12:1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我错远了%@97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2:19 | 只看该作者

“关你屁事”,别让志愿者背黑锅!

徐云鹏




10日中午,在杭州交通经济电台“91.8”的《我的汽车有话说》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于虎连线嘉兴市车管所,没想到电话那头的人竟甩出一句“关你屁事啊”,由此引发了众多市民的不满。下午,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专程赶到杭州道歉。他们解释:说“关你屁事啊”的当事人是个
志愿者,不懂事(据2009年7月12日《华商报》)。


过去,一旦丑闻发生,单位领导肯定要祭出临时工的大旗,立即对外声称“系临时工所为”。无论是由“纸包子事件”引发的某中央媒体大范围清退“新闻民工”,还是城管暴力、社会丑闻、行业积弊,最新的通用解释——“此系临时工所为”,都把矛头指向临时工,处理事件往往也演变成了处理临时工,临时工已经成了灾难的化身,背黑锅的专用工具。


然而,此次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却与时俱进了,对于这起不文明事件,他们并没有言称“临时工所为”,而是选用了“志愿者”。不愧是执法者,人家多么注重法律分寸拿捏啊。毕竟,我国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后,正式工与临时工的区别实质上已消失了,临时工只是个习惯叫法,实质上不存在了。


其实,临时工所为也好,志愿者干的也罢,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领导的弦外之音,无个乎有两层:因为导办员不是我们车管所的正式工,相关行为全部为个人行为,所以出事只能他们个人兜着;因为导办员素质不如正式工,所以才会这么不懂事、出言不逊。这种自欺其人的说法,也流露出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领导的如意算盘:假如把这起不文明事件栽到志愿者的头上,社会舆论的重压可以缓解,单位形象的损失可以减小,更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去拔起罗卜带出泥。


毋庸置疑,无论导办员是不是车管所职工,属不属于在编临时工,在这起不文明事件中,车管所管理者都责无旁贷。问题表现在导办员身上,责任却在单位领导。有关法律条款早已明确,只要双方存在劳动雇佣关系,用工单位在依法保障职工应该享受的权利的同时,其工作中的职业行为,自然也应该被视为用工单位的单位行为。相关连带责任,由单位一体化承担。就是说,员工一旦闹出问题,有关部门和领导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刻意强调“当事人是个志愿者,不懂事”是站不住脚的。退一步说,志愿者不懂事,领导也糊涂吗?


同时,用工单位还承担着员工的培训之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员工的素质是领导平时言传身教带的,是单位集体环境耳濡目染不断熏陶的结果。事实上,仅从这次电台主持人偶尔的连线来看,嘉兴市车管所的服务素质令人堪忧。第一个电话,开始是通的,突然被挂断。第二个电话有人接,是位大姐,主持人自报家门后,对方似乎有点烦,报个联络号码就挂掉了。第三个电话按照大姐提供的号码打过去,没人接。第4个电话,还是打原号码,漫长的等待后终于有人接了。但主持人“喂”了半天,对方始终一声不吭,后来电话那头终于传来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主持人问:“你贵姓啊?”不料对方却把电话挂了。第5个电话,通了,又是那个女孩子的声音。主持人问:“你贵姓?”没想到对方脱口而出:“关你屁事啊!”主持人火了,要投诉。对方似乎无所谓,最后还是把电话挂断了。导办员的态度不是典型的衙门作风又是什么?


人们不禁还要深问下去:导办员是怎样被征招进来的?她们与相关负责人有没亲戚关系?冠冕堂皇的种种择优录取条件为何会在志愿者面前失效?车管所对导办员有没有进行职业培训?导办员身上的行业积弊是不是在常年对客户吃拿卡中所惯养出来的?在不合格志愿者被清退之后类似问题会不会发生在“正式工”身上?等等。


这样看来,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确实应该认真扪心自责一番了。只有彻底勇于除掉隐藏在志愿者背后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志愿者才不会在危机时习惯地被拿来做挡箭牌、去背黑锅。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2:20 | 只看该作者

请晒晒“关你屁事”的志愿者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辽河鱼

  7月10日,在杭州交通经济电台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连线嘉兴市车管所,接电话的人回答说“关你屁事”。当天下午,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负责人为此道歉,称“关你屁事”的当事人是个志愿者,不懂事(7月12日《今日早报》)。

  车管所也有志愿者?牛的不能再牛了,可以不花钱雇用工作人员,而且出了事还不用担责任,真是一举多得啊,高,实在是高。

  做为一个志愿者,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应是第一条件。如果嘉兴警方说是志愿者的作为,请把这个志愿者拿出来晒晒好吗?这样一个无素质的志愿者,也好让我们引以为戒,希望你们不要以“保护隐私”来拒绝。

  要是一切都用“临时工”、“志愿者”来做事,就证明有些人每天什么也不做,难道他们每天就是吃请喝茶炒股斗地主?而一出事就把责任推到“临时工”身上,本来就是对“临时工”身份的一种侮辱。现在,这种侮辱到了志愿者头上。这足以说明,这些人在他们眼里都是素质低下的群体,就是他们手里的橡皮泥,想咋捏就咋捏,看心情而定。

  试想,一个志愿者都牛成这样,要是正式工作人员,那还不得上了天?

  强烈要求嘉兴警方,将这个不懂事的“志愿者”放出来晒晒,看他是一个怎样的“牛人”? (人民网网友)
9
发表于 2009-7-14 12:20 | 只看该作者
沉重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2:20 | 只看该作者

“关你屁事”的傲慢该如何收场?

  近日,在杭州交通经济电台“91.8”的《我的汽车有话说》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于虎连线嘉兴市车管所,没想到电话那头的人竟甩出一句“关你屁事”,由此引发公众不满。当日下午,嘉兴市交警支队和嘉兴市车管所的领导专程赶到杭州,为这事道歉。他们解释:说“关你屁事”的当事人是个志愿者,不懂事。(7月12日《今日早报》)

  “关你屁事”火了,如此个性鲜明的粗口显现出的傲慢,比“替谁说话”的问法还要入木三分,不火也难。在网络流行语具有强大的“官场杀伤力”的今天,在各类雷人语词屡屡拖累当事官员的当下,当地部门显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为这四个字,特地赶赴杭州,赔礼道歉,危机公关意识强烈,其态度与精神可嘉。

  既然是“解释之旅”,因其诚意动人,所以解释的理由更容易让人深信。车管所的解释是,说“关你屁事”的当事人是个志愿者,不懂事。我们姑且善意地相信当事部门给出的事实,但是,这个说法无疑让人很是纠结,好的方面说:一方面,相关部门没推脱为“临时工”所为,而是解释为“志愿者”,不至于让公众一眼就觉得是在做戏,有一定的亲和力;另一方面,直接地狠狠地批评了肇事者,骂其“不懂事”,并与其不当言行划清界限,不偏袒,不徇私,容易赢得话语权。

  这个理由固然看起来不错,然而,仔细分析分析,似乎又有许多疑惑之处:一者,志愿者也有如此的官僚脾气,实在让人诧异。“志愿者”就是无偿奉献的代名词,觉悟一般低不到哪儿去,怎么可能会对主持人客客气气的询问大为光火?二者,如此“不懂事”的“志愿者”,又是怎么走上“导办员”岗位的?

  能说出“关你屁事”的“志愿者”,估计也不是上了一两天的班。我猜想:既然是窗口部门,邂逅过这一幕的也许不止主持人一个,只不过一般群众手中没有“电波”,碰了一鼻子灰也只能认命,既没证据,也无公共影响力,当然不会麻烦领导的千里之行。那么,如果不是这次电话采访,车管所的领导们知道本意为“方便群众办事特地添加的岗位”上竟然有讲出“关你屁事”的神仙吗?

  公职部门在公共场所骂人了,道歉肯定少不了。但是,道歉之后,恐怕还要追究一下责任吧。毕竟,公权部门没有“遇人不淑”的豁免权。

  江苏南通 宋桂芳
11
发表于 2009-7-14 12:20 | 只看该作者
会火么...关你p事 打*酱油 俯*卧撑 躲*猫猫
12
发表于 2009-7-14 12: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看过,昨天刚看了报纸
13
发表于 2009-7-14 13:09 | 只看该作者
没报纸看,所以来看论坛。
14
发表于 2009-7-14 13:31 | 只看该作者
路  过打下 酱油%@78
15
发表于 2009-7-14 13:42 | 只看该作者
我路过的,关你P4 %@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江科技学院和山论坛|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和山论坛

GMT+8, 2025-5-8 22:10 , Processed in 0.12467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19 和山论坛(www.hsbb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