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飞,阿里巴巴总部人力资源部实习生的身份引起了很多同学的羡慕。“你怎么进入阿里巴巴的?”这是同学最想问他的一句话。
“公司需要一来就能上手的人才,当我应聘时,我发现他们需要的能力我都具备了”。郑鹏飞说,出了校门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他十分感谢校学生电视台,在这里他学会了“工作”。他说工作和爱好是不一样的,爱好,你可以去尝试,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但是工作是一项任务,你必须有责任去完成它。刚来电视台的时候,郑鹏飞什么都不会。只能帮忙扛摄像机,干些体力活,后来学着拍摄。
一有空,便往办公室跑,主动学习一些技术。慢慢地,学会了拍摄和采编。如今电视台的“晚辈”回忆起这位“郑副台”,就会想起“钻研”,想起“通宵”。
“他坐在对面,一直静静地钻研他的东西,静得我都会忽视他的存在,他什么时候走掉也不知道。”办公室的老师说。郑鹏飞自己说:“有想法一定要试一试,不试就不会知道可行不可行。”他做的第一个视频是有关外语协会的一个活动,他连续三天通宵做了出来,看到大家挺满意的,他就觉得值了。
在电视台最辛苦的是本科教学评估时,24小时开工,大家轮流值班待守,吃喝睡都在办公室。办公室的沙发和盒饭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回忆起那段时间,他觉得有种“战友”的感觉。在电视台这个团队里,平时会产生工作上的分歧,经常会“吵架”,吵完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做出来,用实践成果来说话。
“现在,公司一般喜欢有实践能力的人,都不大愿意从头开始培养一个人,所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很重要。现在回想学校的‘应用型人才’的提法真的很有道理。”他说。
学生记者
林云肖